打出“组合拳”为文明养犬开“良方”
宠物“便便箱”放有可降解环保狗便袋,并定期补充,向养宠居民免费提供。于晓玲/摄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越来越多的宠物猫、宠物狗走进生活,但不文明养犬行为也随之而来。如何缓解这一矛盾?记者最近走访发现,北京经开区通过执法部门、街道、社区打出“组合拳”的方式,不断探索文明养犬的“良方”。
人性化举措
宠物便便箱成为社区标配
每天清晨和傍晚,小区里总不乏居民们遛狗的情景,随之而来的是犬只粪便的处理难题。为此,居民小区有自己的解决方法。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种小巧、实用的宠物“便便箱”成为北京经开区绝大多数小区的“标配”,它们大多在犬只“方便”的草坪旁“安家”,融入到周边环境中,其内放有可降解环保狗便袋,并定期补充,向养宠居民免费提供。不仅如此,“文明养犬是您的义务”“做犬的主人,更做文明人”的提示牌也随处可见,“文明养犬”相关法规也成为小区宣传栏的“常驻嘉宾”。记者了解到,这些物资均来源于荣华、博兴街道开展的文明养犬专项项目。为大力推动文明养犬,两街道几年前便已着手开展相关工作,将文明养犬工作纳入财政预算,每年购买文明养犬使用物资。在博兴街道,仅去年就申请经费5万余元购买了遛狗绳、铲便器等物品,制作了倡导文明养犬相关工作折页,以社区为单位向居民分发,全年共发放宣传折页、宣传单共2000余张,发放宣传品600余份。
这些人性化举措不仅为居民文明遛狗提供便利,也推动越来越多居民文明养犬意识和自觉的提升。家住赢海庄园社区的居民张扬是邻居们眼中公认的文明“铲屎官”,每次出门遛狗,便便夹和垃圾袋是他携带的必备物品,并在遛狗时不仅捡拾自己宠物的粪便,看到草地、甬道上有其他宠物的粪便也会捡起,以身作则向居民们倡导文明养犬生活习惯。
创新实招
确立推出文明养犬积分制
除了以配备物资的方式引导、规范辖区居民的文明养犬行为,北京经开区关于“文明养犬”的创新探索还体现在其他方面,且“招数”多样。
在荣华街道,围绕文明养犬开展的各类主题活动每年都有数十场。为推动文明养犬工作,荣华街道自2018年起,在辖区启动了“知宠爱宠”文明养犬系列活动,先后在8个社区组建文明养犬志愿者服务队,共计200余人。同时,荣华街道还邀请专家进社区开展文明养犬宣传讲座、讲授养犬的科学方法等,进一步促进各社区文明养犬风气的形成。
去年,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修订版新规,荣华街道正式确立文明养犬积分制,引导养犬居民每日在文明养犬微信群内打卡,对各社区居民加入志愿者团队、参与文明养犬项目活动、反馈社区不文明养犬现象、劝导不文明养犬行为等奖励积分;对出现不文明养犬行为扣除相应积分。年底,根据志愿者积分信息选拔出“社区年度十佳文明养犬者”,并颁发证书及奖励。“2022年,这项工作的服务范围也将扩大到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站,并结合实际制定新的文明养犬工作模式,力求做到社会组织带头、居民自治、物业协助、居委会监督,逐步将文明养犬发展成为荣华街道的常态化社区居民自治类项目。”荣华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常态整治
养犬许可申办量增幅明显
除了遛狗牵绳、捡拾狗便等现象的增多,北京经开区养犬许可申办量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区内逐渐提升的文明养犬习惯提供了数据佐证。
北京经开区作为一类养犬管理区,禁止饲养大型犬、烈性犬只。为推进文明养犬,大兴公安分局天华路派出所持续优化办证服务,推动服务“向前一步”,通过简化办证流程、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犬主办理犬证、到社区分时分点集中办理犬证等方式,持续优化便民服务措施。据统计,该所2021年共办理犬证1092个,较2020年上升15%。
同时,围绕市局、分局及经开区管委会关于养犬管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该所联合荣华街道积极推进养犬管理工作,强化不文明养犬集中整治行动,加大涉犬执法管理力度。其中,针对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流浪犬问题及110举报、12345热线群众直接反映的线索,该所联络专业捕犬公司,对辖区流浪犬开展围捕收治工作,仅去年就开展集中围捕流浪犬工作51次,收救流浪犬只123条,有效净化了辖区治安环境;针对违法违规养犬问题,去年共计查处违规养犬行为27起,对犬主处警告以上处罚21人次,单位6家次,罚款累计21550元。
不只是天华路派出所,属地博兴路派出所也会同博兴街道、社区居委会、物业等单位互相配合、取长补短,通过发放宣传海报,推送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方式强化文明养犬宣传,对社区内不文明养犬行为进行常态化联合整治,在督促养犬居民遵守法规,共同营造整洁有序、安全和谐的社会氛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融媒体中心记者于晓玲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