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新技术破解老旧小区充电难
经开区将通过试点经验,解决更多辖区居民、企业职工充电难题。 张泉/摄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泉)老旧小区建桩难,成为不少新能源汽车车主的困扰。针对这一问题,北京经开区城市运行局搭台组织,街道社区协同配合,邀请北京飞览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在大雄城市花园试点搭建智慧停车充电网,解决新能源车车主“充电难”问题。
“每次给车充电,都需要找公共充电桩,找到了还有可能要等前车充完电,比较麻烦。”受困于小区迟迟不能安装充电桩,大雄城市花园的李先生每次给爱车充电,都需要在小区周边找寻公共充电桩。李先生告诉记者,拿到新能源汽车指标后就买了一辆,车买回来以后,咨询了小区物业,才得知小区停车场不能安装充电桩。
大雄城市花园小区共有一千三百多户居民,像李先生这样希望给车辆安装充电桩的住户有不少。“物业说开发商在建设时虽然考虑了预留富余电容,但随着这些年电力设备的增加,目前富余电容已经用得差不多了。”李先生说。 记者了解到,如果安装充电桩需要增容,至少要花费上百万元。
“目前,多数小区的充电桩建设与安装仍以‘申请一户、办理一户’为主要业务模式,存在充电桩报装流程繁琐、同小区安装充电桩重复查勘和开挖、安装工期较长的情况。此外,部分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供电容量固定,没有多余的充电配电量,也无法实施。”城市运行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为了满足辖区居民充电需求,城市运行局采取传统建设与科技要素相结合的方式,统筹最大化社会公共充电资源,利用有序充电新技术,建设峰谷调控,最大化利用电力资源满足居民充电需求。“与传统固定功率充电桩不同,有序充电桩技术可根据小区现有电容量、变压器、流动车位等公共资源拓展更多充电接口,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满足现有及未来增量充电需求。”北京飞览高科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撼介绍说,有序充电技术的推进,在满足新能源汽车车主充电需求的同时,还可以缩小用电峰谷差,从而降低变压器负载率,大幅减少非必要的增容及电力改造费用,让新能源车主在小区里“有电可充,有桩可用”。
“在保证居民小区高峰用电的前提下,我们在大雄城市花园试点建立了8个有序充电桩,可同时满足16辆车充电需求,同时我们委托静态交通建立了经开区停车诱导系统平台,协调电力公司将部分公共充电桩资源嵌入系统,让确实建不了私人充电桩的居民能够就近找到闲置可用的公共充电桩。”城市运行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接下来,城市运行局将通过试点经验,让更多条件受限的老旧小区、企业厂区、工业园区能够采取有序充电方式,解决辖区居民、企业职工充电难题。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