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情况报告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三城一区”主平台和“四区一阵地”功能定位,勠力当好“四个先锋”、打造“四个高地”,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首要任务,纳入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依法行政考核重要内容。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领导干部学习培训的必修课程。首次以会议形式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要点。聚焦《行政复议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新法实施安排会前学法,发挥“关键少数”带动作用。
(二)着力深化政府职能转变
持续推进行政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适应国际一流高端产业综合新城目标的机构职能体系,完善“科技产业统筹部门+产业局+产业专班+平台公司+要素支撑”产业组织模式,强化服务科技和产业职能,进一步厘清职权、优化审管执衔接,提升三区协同效率。
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探索“四个免于提交”改革举措,打造“无证园区”,证照零号管家等5项改革案例全国推广;全国首创“一件事”版“一图读懂”政务服务办事攻略,加速落地“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79个,“信用修复”等4个场景率先在全市实现升级。建设全国首个“服务智能化、管理智能化、决策智能化、运管智能化”政务服务大厅,发布全国首个政务大模型服务平台,落地迎商中心数智人等8个应用场景。
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体系创新。构建覆盖区域性“1+5+9”政务服务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建设全市首个政务服务领域国际化便捷支付咨询服务台;创新政策兑现“个人申报”和“政策日历”,兑现周期缩短23%;首批试点“不见面评标”任务;优化亦企服务港集成服务管家模式;首创企业版接诉即办模式,入选2024北京接诉即办改革论坛城市治理典型案例。
(三)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高站位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各项程序要求,严格上会前审核把关,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和跟踪反馈、责任追究制度机制。完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开机制,定期公开决策事项目录。
高标准落实合法性审核机制。法治部门严格审查各业务部门起草行政规范性文件,并向市政府及时备案;结合实际对文件执行部门发送提示函,完成涉企规范性文件清理;完成文件库建设任务,推进文件动态管理;发挥法治参谋助手作用,审核管委会重大协议,形成集体审议前合法性审核、签署前复核的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风险研判。
(四)加强行政执法效能建设
高要求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工作。创新试点“风险+信用”监管体系和“综合查一次”统筹机制,检查量同比下降53.6%,非现场检查占比达到68.1%,“一码检查”工作保持全市前列。“深化综合监管改革,营造‘无事不扰、无处不在’法治化营商环境”获评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
高效率构建便捷为企服务体系。深化综合窗口改革,企业合法合规信息一窗通办入选行风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实践案例。探索构建以执法体检服务、合规建议、信用修复为核心的全过程合规促进机制,引导提升企业合规经营水平。综合运用约谈调解、免罚清单等政策手段,在源头解决市场监管领域执法难问题。
(五)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制约
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按时办结交办建议提案29件。自觉接受司法监督,严格落实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全年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10次,其中主动出庭3次。深化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完成14项政策文件公开征求意见,主动公开信息12754条,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664件。加强财政审计监督,开展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及合同管理专项审计,持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聚焦公共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推动反腐倡廉和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
(六)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聚焦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年共接到行政复议咨询440余件次,同比增长390%;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30余件,同比增长193%。通过悉心释法加强沟通,申请人自愿撤回复议申请10件。全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答复通知书》754件,均依法按时答复。
聚力健全矛盾纠纷行政预防化解体系。研究制定《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实施意见》,定期召开信访工作联席会,领导干部持续下访接访,接收信访事项同比减少24.62%,“府院联动”持续推进房产办证群体访矛盾化解。接诉即办实现“双闭环”长效治理,受理热线工单59.4万件,“三率”水平稳步提升。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街道、社区两级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19个人民调解组织接受集中培训。
聚能优化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村(居)法律顾问共计提供法律服务1786.5小时、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86场次、法律知识培训358场、参与调解矛盾纠纷99件、提供法律咨询1468人次、出具法律意见258件。征集评选“我(们)的法治故事”及法治微电影等作品。以多样形式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开展“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法润企业”活动,借助本市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合规讲座、咨询和“法治体检”。
二、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2024年,经开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法治政府建设关键环节仍需加强,对复议、执法等重点法治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标本市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目标、形成经开区特色还需深入谋划;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还存在短板;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仍需下力气攻坚克难。
三、党政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将年度述法工作、法治政府建设年度要点起草工作纳入主任办公会重要议题,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重大问题、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部署。二是紧抓“关键少数”,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年内围绕《行政复议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新法组织主任办公会会前学法4次。三是统筹重点工作,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领域立法,打造“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重视解决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等重点问题。四是强化监督合力,深入推动政务公开,扎实推进高质量审计全覆盖,不断健全权力运行和风险防控。
四、2025年工作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服务新时代经开区发展大局,推进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亦庄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走深走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二是善作善为统筹法治政府建设。推动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高标准谋划法治政府建设方向,高质量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高站位推动区域间、层级间、领域间法治政府建设均衡发展。三是用心用情提升行政争议化解质效。优化行政复议工作流程,推进办案程序规范化,进一步提升复议诉讼案件答复答辩水平。四是对标对表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效能。推动“审管执信”一体化效能跃升,优化跨区域执法衔接,优化“包容审慎”机制。五是有声有色做好法律服务供给。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深化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聚焦“八五”普法收官之年,不断满足企业及人民群众的法治文化需求。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