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从五方面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王红/制图
在人社部近日举办的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表示,党的二十大首次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升为国家战略人才,下一步要站在国家战略需要的高度,从五方面精心谋划和大力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加大培养力度,提升培养质量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是基础。
要着力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
要发挥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基础作用,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能力,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
要完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为广大职工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技能培训。
要聚焦重点行业、急需紧缺领域和重点群体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促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科学合理使用,发挥人才作用
技能人才成长,合理使用是前提。企业是技能人才使用主体,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主要在企业。
要引导企业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在生产一线的重要作用,真正让技能人才有稳定岗位、有事业舞台、有上升通道,评价结果要和使用、待遇挂起钩来。
要充分发挥市场引导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引导企业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提高技能人才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畅通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晋升途径,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高薪。
坚持科学评价,畅通发展通道
技能人才成长,科学评价是关键。
要进一步落实好“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加大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评聘力度,打破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
要不断健全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奖、以赛促建,切实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对技能人才工作的促进带动作用,通过职业技能竞赛,促使一大批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完善激励制度,树立正确导向
技能人才成长,激励是动力。
要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的激励引导作用,结合世界技能大赛、全国技能大赛等重大赛事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人才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树立技能就是财富、技工也是人才的鲜明导向。
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让技能人才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待遇、社会上有地位、工作上有保障、生活上有关爱。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
要统筹考虑对高技能人才典型的宣传,加大宣传力度,讲好技能故事,树立职业英雄,让大国工匠、青年能手成为广大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学习和奋斗的榜样。
要打造技能人才宣传品牌,创新宣传方式,制作特色鲜明的宣传产品,进一步形成“有技能、好就业,长技能、就好业,高技能、就业好”的社会共识。
面对技术变革和产业转型的新形势,中国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高技能人才还存在结构性短缺,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至关重要。去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瞄准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短板和弱项,确定清晰目标、完善政策体系、推出创新举措,从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等多个维度打出组合拳,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技能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收入稳定增加,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5%。
此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提出,我国将从五方面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可以说顶层设计正当其时。专家认为,打造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正成为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本报综合报道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