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企业去年录用4000多名残疾人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泉)想就业、岗位少,有岗位、缺技能,谈待遇、收入低……残障人士就业创业时,或多或少会遇到些难题、阻力或门槛。北京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在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瞄准广大残疾人“急难愁盼”,指导辖区企业开展多种多样的就业创业培训课程和项目,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2021年经开区录用残疾人的企业共有1261家,录用残疾人约4000多名。
“正式加入京东后的每一天,都让我深刻感受到身为京东人的那份自豪和价值。” 辛女士是京东的一名阳光天使兼职客服,几年前,因为一场大病导致双腿残疾,接下来的几年里,治病和寻找出路成了她生活的主旋律。尽管困难重重,但她还是想做生活的勇士,身体上的问题不能绊住她人生的车轮滚滚向前,大病一场后她依旧是那个乐观爱笑的女孩。她一直在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机会。
直到一位曾经的“病友”联系到 辛女士,引荐她加入到京东“阳光天使”客服这个大家庭。用她的话来说,“那通电话仿佛一道光,照亮了我的生活。”
自承接赋权以来,经开区通过各街道和社区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走访慰问和摸底,了解服务对象就业需求,同时,通过与人社部门对接,收集适合援助对象需求的企业和岗位。对有就业条件的残疾人,积极推行“精准送岗”,并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对有培训需求的残疾人,联合辖区企业开展了“菜单式”培训。
“为保障广大残疾人朋友增加就业创业技能,增加收入提高生活品质,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掉队’,我们将完善多形式的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实现残疾人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按照计划,北京经开区将完善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鼓励政策,安排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就业,加强与社保政策的衔接,同时,加强和改进残疾人就业服务,通过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打造服务平台、开展就业援助、市场化运作等手段,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就业服务。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