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麒麟”人才在亦城 人才政策襄助企业引智聚才
北京经开区“亦麒麟”人才周宇(资料照片)。 赛诺威盛/供图
“作为经开区‘土生土长’的企业,非常感谢经开区营造的人才环境,尤其是‘人才十条’在内的政策为企业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注入了动力。”赛诺威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诺威盛)人力资源负责人史瑞瑞近日说道。今年,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赛诺威盛共有4名员工获得“亦麒麟”人才称号。
赛诺威盛致力于以CT影像技术为核心,扩展多元化学科融合发展,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影像设备、云服务平台、智能影像解决系统、远程协助诊断、医学机器人等优质、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现阶段已在CT设备的探测器、准直器等核心部件上实现自主研发,并成功推出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精广角大孔径一机多能CT设备。从3个人到300个人,从第一款产品上市到产值过亿,赛诺威盛扎根于经开区,厚积薄发,茁壮成长。
史瑞瑞是赛诺威盛的创始团队成员之一,对于经开区各项人才政策对企业发展的支撑深有感触。“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长,经开区各类人才政策在我们推动人才引进和保障人才落地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人才十条’中的专项奖励、住房保障、医疗保障、荣誉称号等方面的多项内容都为引进人才提供了强大的吸引力。现在公司有个别重要岗位的负责人就是我们结合企业政策和经开区人才政策,成功邀请来的。”史瑞瑞介绍道。
史瑞瑞说,从“亦麒麟”人才的评审、公租房保障、教育医疗保障、人才科研资金支持到为公司申请落户指标、工作居住证指标,经开区全方位支持了公司的人才工作、创新工作。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史瑞瑞感受更深的一点是经开区人才政策对企业人才队伍培养方面的助益。“经开区的人才政策设计得很全面,做到了有效的‘梯队替补’,有效解决了中坚力量的保留问题。另外,人才覆盖面不仅有高端研发人才,也有生产、管理、财务等多种岗位人才。岗位覆盖面更广,梯队建设更全面,更能有助于企业整体人才队伍的提升。”
如今,赛诺威盛已经在着手将公司本身的激励机制和经开区的人才政策进行结合。企业内部的机制往往只有物质层面的,而经开区则能够给人才提供社会荣誉等方面的激励和认可。希望通过双重的引才、留才路径,不断让更多人才加入企业,也让企业人才持续激发创新潜能。”史瑞瑞说道。
赛诺威盛机器人事业部经理周宇是北京经开区“亦麒麟”人才之一。早在2004年就与经开区结缘,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工作了十几年的周宇用“成就感”三个字总结在经开区工作的感受。
“经开区有着非常浓厚的创新创造氛围。我在这里接触到不少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家都是你追我赶地去创新,脚踏实地去干事。这离不开经开区整体的鼓励创新、重视人才的氛围,让科研人员能够安下心来专注于研发本身,这让我们能够实现更多突破,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周宇说道。
周宇是赛诺威盛的创始人之一。十几年间,从办理工作居住证到申请高级职称再到落户,周宇沉浸于科研的背后,是经开区重视人才的种种举措带给他的安全感。而他也将这份安全感变成了创新的不竭动力。
就在不久前,由赛诺威盛参与推动的肿瘤微创介入项目实现了新突破,全国首台5G+机器人远程介入手术在内蒙古自治区顺利完成,周宇正是项目的负责人。未来,周宇还将带领团队持续奋战在高端医疗设备一线,帮助更多医疗机构提升诊疗能力,持续为中国精准医疗、智慧医疗发展注入动力。 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艳艳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