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社区防疫管理升级 个别亟待加强
近日,北京市要求各社区卡口24小时有人值守。经开区各小区大门守好了吗?记者带您实地探访。记者现场发现经开区多数小区已经严格落实测温、扫码、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管理措施,居民们对此也表示理解。
在中芯花园小区和亦城茗苑小区进出口,小区保安严格把控,进入的居民都需要查验健康宝和核酸证明,外来人员要进行登记。5月21日11点28分左右,亦城茗苑小区门口,当值守人员看到一名骑自行车的居民进入小区门口未出示健康宝时,赶紧追上耐心劝导,最终居民扫码测温后方进入小区。中午12点,天宝家园小区有两名值守人员分别在行人进出口和车辆进出口值守,引导居民落实扫码测温措施。
不过,记者走访发现,仍有个别小区防控管理尚待加强,亟须把相关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5月21日上午11点10分,在某小区门口,记者观察到,门口值守人员会提醒进入小区的居民扫码测温,但有多名居民进入小区时并没有扫健康宝,值守人员在快速测温后依然放行。在记者观察的十分钟左右,对于多名双手提着物品、未扫码的居民,值守人员依然放行;有速度较快的载人电动自行车进入时,值守人员对两人均测温,但仅前座人员出示了健康码,后座人员并未出示健康码;有一名女士带着老人孩子走进小区时,仅女士自己出示了健康码,三人均测温。
上午11点42分,记者在某小区东南门观察到,站在门口的保安口罩拉在下巴处,手上拿着一根香烟不时吸上几口,手中并未持测温枪。当有步行和骑车的居民进入小区时,保安一边热情地打招呼,一边拿起手中感应器刷开门禁,并未要求进入的居民扫码测温。该小区门口虽然有人值守,也张贴了健康宝二维码,但并不查验进入居民的相关信息,小区进出随意。
上午11点50分,在某小区门口,在记者观察期间,车辆进入小区时,值守人员没有执行测温扫码等疫情防控措施。
本报特别报道组
■提醒
社区防控要抓紧“四件套”
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丝毫不容懈怠松劲。然而媒体调查发现,个别小区管理依然粗放,人员随意出入,扫码、登记、验证、测温等防控“四件套”成了摆设。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社区,难点也在社区。“守好门、管好人”,归根结底靠两点。一是规则要有刚性。严格24小时卡口值守,测温验码、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查验证明,一个都不能少。二是执行要有效率。二维码设在醒目位置,安装自动测温设备等等,都能有效从细节上节省时间。同时,对于居民的诉求、需求也要及时跟进处置,对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特别是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更要多关心关照,确保居家人员“足不出户”“居家无忧”。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大伙的配合度也会更高。
转自《北京日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