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加法”和“减法”!北京经开区新能源产业注入新动能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作为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北京经开区聚集着风电、光伏、氢能、新型储能等多个细分领域的新能源企业,《规划》的印发将进一步为北京经开区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能源保障更加安全有力;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显著;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普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围绕这一目标,《规划》主要从增强能源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3个方面,推动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根据《规划》围绕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的绿色低碳变革将重点做好增加清洁能源供应能力的“加法”及减少能源产业链碳排放的“减法”。
在做好“加法”方面
推进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持续扩大清洁能源供给。近年来,围绕新能源产业,北京经开区一方面设立绿色发展资金,助力已有新能源企业不断成长壮大,金风科技连续多年领跑国内风电制造,以新一代中速永磁产品提高风能利用率,森特股份加速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有效利用太阳能代替其他高碳排放能源;另一方面,布局氢能产业进行精准招商,北京经开区陆续引进联合燃料电池、华丰燃料电池等氢能行业龙头企业的子公司,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频频实现技术突破和场景开拓。
在做好“减法”方面
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减少能源产业碳足迹、更大力度强化节能降碳等方式,推动能源领域的碳减排工作。金风科技聚焦风电、能源互联网、环保三大领域,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提至新高,以其位于经开区的智慧园区为例,作为中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金风科技通过“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微燃机+储能+充电桩”的智能微网技术手段,使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到50%,实现年碳减排4950吨。赫普能源则通过可再生能源消纳,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灵活性解决方案,曾先后在东北、内蒙古等地投资建设6个火电灵活性调峰项目,缓解了以上地区“弃风弃光”的问题,如今,赫普能源的业务已覆盖火电灵活性调峰市场、调频市场、电冷热综合能源系统、抽汽蓄能和煤化电一体化。
同时,科技创新成为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重要动力。《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能源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新增关键技术突破领域达到50个左右。技术创新,标准先行,去年5月,群菱能源参与起草的《低压电力应急电源车通用技术要求》标准获得“2020年度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技术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依托相关标准要求,群菱能源研发生产了移动式应急电源检测车,可完成500kVA飞轮储能UPS供电系统、300kVA零切换应急UPS电源车等检测工作。而依托技术创新,利用高速旋转的飞轮将能量以动能的形式储存起来,罗特尼克推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飞轮储能技术平台——OmniFly?,具备毫秒级快速响应、百万次以上循环次数、绿色环保等特点,陆续与华能能源服务公司、南瑞继保等达成合作,将技术成果向商业化应用不断推进。
《规划》着力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破除制约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增强能源产业发展活力。随着《规划》的印发,现代能源体系进一步凸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核心内涵,经开区新能源企业的发展也将迎来行业政策利好。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