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研究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王少峰强调打造制度优势加快“一廊两带四圈多中心”规划布局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蒋科平)11月8日下午,工委书记王少峰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北京经开区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相关情况。王少峰强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是北京市融入新发展格局,落实“五子”的重要方面,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融入新发展格局,在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上做文章,打造具有北京经开区特色的产业消费新模式,为北京市建设引领全国、服务全球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断做出“亦庄贡献”。工委管委会领导孔磊、赵雅娟、沈金坤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听取北京经开区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相关情况。王少峰指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不仅要瞄准老百姓的消费需求,更要瞄准国际,要进一步明确定位和目标,要从供需两端发力,扩大有效供给,创造和培育新消费需求,对于传统消费行业要加快提质增效,为居民提供保障;新消费市场要加强科技赋能、产业支撑,形成新业态,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支撑。
王少峰强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要加强工作统筹协调,找准定位、主动作为,落实好清单任务,做好对企服务。注重加强政策的引导和环境的营造,注重发挥市场力量作用,促进消费升级。要结合轨道微中心建设,形成居民生活消费服务圈。要与科文融合产业加强统筹,释放文化消费潜力,培育时尚消费,打造重磅文旅产品,通过“科技馆之城”“书香亦城”打造文化新地标。要利用城市更新项目,利用园区、社区资源升级传统消费场景,培育一批健康、体育等服务消费品牌。要加快“一廊两带四圈多中心”规划布局,推动以荣华路为“一廊”,工厂特色消费和数字经济为双核心的消费经济带,在旧宫、南海子、路东区轨道微中心和马驹桥物流基地打造升级商圈,形成多个家园中心和创新中心,在新城范围打造多元便利化服务。
王少峰强调,要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纳入“两区”建设中来,创新体制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持续发挥市场化力量,重点在安全、便利、开放上形成制度优势,持续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特色化建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