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审批制度改革占六成,北京经开区印发11个“两区”建设改革创新实践案例加快制度场景建设

  北京经开区自2020年9月开展“两区”建设以来,始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坚持大胆试、大胆闯,积极开展差异化探索,通过集成创新、接力创新等方式,于近日印发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首批“两区”建设改革创新实践案例》,首批案例围绕产业促进、“放管服”改革、生态建设等领域,制定了11个具有北京经开区特色,创新性、可复制推广性较强、实践效果较好且风险可控的成熟案例,其中,关乎审批制度改革和办事极简化改革的案例占据了整个实践案例的六成以上。

  聚焦“六大维度”

  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生态

  政务服务中心是展现北京经开区营商环境的第一窗口,在办事极简化改革方面,聚焦政务服务便捷度、精准度、集成度、覆盖度、延伸度、知晓度等“六大维度”,为推动贸易、投资和人才聚集提供保障,打造高水平开放的政务服务“亦庄”样板。在办事极简化改革中,政务服务中心打造出随手查、贴心办,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度”、秒读懂、易填报;提升政务服务“精准度”、汇数据、聚资源;提升政务服务“集成度”、进社区、进园区;提升政务服务“覆盖度”、上门办、移动办;提升政务服务“延伸度”、广宣传、速回应;提升政务服务“知晓度” ,通过“六大维度”使多次修改材料、多次提交申报的情况减少了三分之二,提高了办事效率,降低企业群众办事成本,大幅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一套惠企暖企“组合拳”,为企业解决了实际困难,增强了企业在北京经开区投资发展的信心。

  “线上一网申报,线下一口受理”的

  政策集中兑现服务新模式

  为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北京经开区将政务服务标准化管理理念融入到政策兑现工作中,搭建了集政策发布、查询、申报、审核、公示、拨付于一体的一站式、全流程政策兑现综合服务平台,按照“一口受理、内部流转、集成服务、限时办结”的工作要求,对政策兑现工作进行流程再造,建立了“服务集中化、流程标准化、材料清单化、指南格式化”的政策集中兑现“四化”工作机制,实现政府精准施策、企业便捷申报、部门廉洁高效的工作目标。

  作为在全市率先开展政策集中兑现工作的区域,北京经开区建立的政策兑现平台自2020年4月份运行以来,共上线申报事项76个,企业注册总数1221家,申报项目数1775个,累计拨,惠及企业超320家,实现了惠企政策“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查得准、兑得快”,“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政策申报。

  办事服务速度快,归根到底是审批制度改革促进了办事效率的提升,在首批实践案例中,行政审批局的五大政策场景就通通入选。

  跨省通办

  破局企业“多地跑”“折返跑”难题

  为了高标准推动“两区”建设,在政务服务方面创新举措,针对个人或企业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耗时长”等问题,北京经开区积极对接头部国家级经开区,实现了与天津经开区、广州开发区、湖北十堰经开区“跨省通办”,打破事项办理的属地化管理限制,便利企业群众异地办事,增强政务服务便捷度和企业群众获得感,为全国深化推进“跨省通办”工作有效开展,提升京津冀地区的政务工作协同水平,探索国家级经开区间的“跨省通办”合作机制,提供了“亦庄路径”。

  以“五化”为特点的

  产业用地标准化改革

  与此同时,北京经开区在全市首创以“供地标准化、审批便利化、管理规范化、违约契约化、信用体系化”为特点的产业用地标准化改革,以此作为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构建产业项目精细化治理新模式的重要突破口,积极探索“政府效能提升”和“政企契约互信”的黄金结合点。依托大部制改革“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审管执联动基础,积极探索通过产业用地标准化、告知承诺制、政府综合服务机制、区域综合评估的有机联动,推进亦庄新城土地效益跃升和主导产业组团式科学布局,初步构建以打通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和土地利用全过程监管链为特色的制度体系,为探索产业项目精细化治理新模式筑牢了制度基础。

  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有力推动了政府从“事后提要求”向“事先定标准”转变,成为企业投资项目审批领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大突破。审批事项的大幅压缩,真正使企业从传统的“编、报、评、批”的方式中解脱,通过“一次性承诺”取代“一箩筐审批”,打通企业投资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推动企业从不知如何承诺、承诺什么,到踊跃参与承诺、敢于承诺,成为营商环境“获得感”的先手棋。

  深化“一网通办”

  推进“审管执”流程再造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一网通办”成为了北京经开区政务改革的重要突破,让企业办事在网上实现“全程网办、全网通办”。

  依托“一网通办”平台和“北京通”移动端应用,基于大数据资源平台和电子证照库,实现了大部分场景的全程网办,跑动次数从两三次以上精简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截至2021年4月,北京经开区在用事项网上办理率已达到100%。并完成主题事项线上配置,真正实现了“上一网、交一表、找一人、办一次”的改革目标,通过“一网通办”支撑了审管执流程再造、支撑了北京经开区告知承诺制改革、支撑了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相分离改革不断深化、支撑了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规范化。

  在行政审批改革实践案例中,还包括了“以备查改革创新行政审批极简化转型”和“‘告知承诺制’企业准入准营极简模式”两大改革创新案例。五大审批制度改革案例和营商环境优化案例的入选,充分说明北京经开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论述,将为企业解决难题放在首位,通过数据的迁移实现企业和居民的办事流程极简化,进一步解决了企业的办事难问题。

  北京经开区将持续贯彻“放管服”改革要求,提高审批效率,优化审批服务,不断扩大落实“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各项改革措施,最终实现企业办事“零跑动”。

  除此之外,还有“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服务体系”“网联云控式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发展服务模式”“服务工业固体废物全生命周期数字管理新模式”“建行‘关银—KEY通’项目落地打通海关服务‘最后一公里’”等4个案例也纳入首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首批“两区”建设改革创新实践案例》中。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