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展望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 5年内建成15分钟文体生活圈

  近期发布的《“十四五”时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建设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规划》系统阐明了经开区工委管委会战略意图,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职的重要依据,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北京经开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展望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系列报道,今天刊发第10篇“5年内建成15分钟文体生活圈”。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蒋科平)精神文化生活是打造一座城市“精气神”的最好体现。

  在“十四五”期间,北京经开区将建设15分钟文体生活圈,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超过全市平均水平10%以上。推动地标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亦城书院、亦城之心、科技展示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区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促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优化升级,建设一批街区级文化中心,打造一批企业文化空间,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到厂区园区,打造“居民指尖的文化服务”。

  最近几个周末,凉水河畔的“书亦·宜空间”格外热闹。“书香亦城·伴我同行”北京经开区周末读书会系列活动就在这里举行。在凉水河、通惠排干渠及通明湖沿岸形成的书香文化带打造宜阅、宜展、宜聚的文化体验空间,为企业和居民提供“书香+”复合式文化活动空间,正是北京经开区幸福文化的点睛之笔。

  一系列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地标,将为北京经开区的文化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今年5月,首届“大都东南”科技艺术节于北京经开区正式拉开帷幕,并同期发布了全年文化活动“菜单”,55项、百余场文化活动今年将陆续走进企业和社区当中。

  足不出户看高雅演出,一直是北京经开区职工居民引以为傲的事儿,而未来五年,北京经开区不仅要打造文化地标,还将打造亦庄学院、书香亦城等品牌文化活动,用高精尖技术为文化活动赋能,提升文化活动的科技感、互动感、体验感,让公共文化产品滋养精神温润心灵。

  与此同时,作为创新创业的集聚区,创新文化的发展将是亦庄新城文化建设的代表之作。“十四五”时期,北京经开区将精心设计一批公园景区、重要城市节点,高品质建设城市雕塑、城市景观小品等公共艺术景观,重点布局一批反映经开区工业发展历史,凸显工业文明特质和高新科技特点的企业产品、创意雕塑,大力提升城市“创新文化”品质,将“创新”细化、融化到城市建设的每一处。围绕南海子公园、国际企业文化园、T408城铁公园等公园和周边大型商业服务业设施,打造一批特色示范街区,突出文化体验、商务休闲、体验式消费等不同主题,吸引周边消费人群。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文化消费,打造夜间文化经济集聚区。

  一个城市有底蕴,历史文化当先行。未来五年,北京经开区将规划建设区级博物馆为“艺术+”博物馆,打造体现经开区科技亮点、展现文物文化价值、创新文物文化表达的特色博物馆。启动亦庄新城口述史项目,建设乡情书斋,让亦城的乡情更重、乡土气息更深厚,梳理历史遗迹,展示文物背后蕴含的亦庄新城历史脉络和发展足迹,让“我是亦城人”的思想贯穿每一个区域,推动亦庄新城文化融合发展。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