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今年一季度推出22个创新技术产品 涵盖四大主导产业14家重点企业 经开区“创新树”结“创新果”

  一批新技术新产品纷纷落地、一批研发机构陆续挂牌、一批创新成果获得支持……今年以来,北京经开区科技创新成果硕果累累,共推出22个创新技术产品,涵盖四大主导产业的14家重点企业,其中创新产品19个,创新技术3个。

  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三城一区”中的“一区”,北京经开区不断强化政策支撑,通过塑体系、强主体、建场景、优服务,为科技创新肥沃发展土壤。

  “这是我们新获得的荣誉。”拿着“新鲜出炉”的“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证书,中航智工作人员曹雪梅兴奋不已,“一直以来,经开区提供的各项支持政策推动了企业创新发展。”去年,中航智申请到了第一季度产值增长奖励、第一季度经济贡献增长、第一批首台套等多个项目的资金补贴。其中,仅首台套一个项目就获得500万元的资金扶持。在人才保障方面,中航智每年有两个人才引进落户名额,以保证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曹雪梅说:“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今年我们正在申请‘人才十条’相关政策,以及‘杰出人才’‘领军人才’‘优秀人才’等。”

  中航智只是经开区众多科技创新企业中的一个代表。实际上,今年一季度,经开区共有52家企业的84个产品入选“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名单,还有11家企业研发机构获得北京市挂牌认定。这里既有以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10家企业获得北京市经信局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也有以诺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获得北京市科委认定的企业科技研究开发机构。此外,还有一批创新成果获得了支持,比如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获得“第六届北京市发明专利奖”二等奖,美联泰科、体奥动力等6家企业获得北京市科委科技项目支持,快舒尔、和华瑞博等14家企业获得中关村国际化项目支持。

  科技创新产出的累累硕果,离不开经开区的精心培育。聚焦产业联盟、研究院、专利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创基金、特色产业园等关键要素,经开区打造“六位一体”创新链条,出台研发补贴、首台套补贴等企业扶持政策,每年设立100亿元产业专项资金、10亿元科技创新资金,推动有组织的技术创新。这样的服务体系支撑、引导企业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与此同时,经开区还筑巢引凤,通过发布“人才十条”、搭建“千人聚亦”国际化人才招聘云平台,建成28家院士专家工作站、58家博士后工作站和国际人才服务大厅等举措,强化引才育才服务保障能力。

  以组建创新联合体为重点,经开区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科研机构、产业联盟,共同打造国家新能源汽车、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等23家创新中心、14家中试基地、59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让科技成果能够在城市中落地,推动技术熟化升级。为此,经开区持续打造“场景城市“,建设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获批国家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打造10个“人工智能+”试点,建成48家“黑灯工厂”,建设“无废城市”,推广“绿色园区”,形成低碳生产生活示范新场景。

  一系列举措的落地,让创新产品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快速生长。“一季度,我们研发出了新产品——神星一号2级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这项技术可将航天发射成本降低5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星河动力工作人员刘明月告诉记者,一直以来,企业都会申报各类政府扶持政策,其中人才支持政策更是为研发团队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

  今年一季度,包括星河动力液体运载火箭在内,经开区共推出了22个创新技术产品,涵盖四大主导产业的14家重点企业,其中创新产品19个,创新技术3个。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