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1年10家企业上市,北京经开区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自2020年3月份阿尔特上市以来,一年时间里北京经开区已有10家企业成功上市。一个地方的经济活跃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活跃度。在北京经开区,企业上市铜锣响声不断传来,这便是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见证。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一年时间10家企业上市

  一家企业能够上市,意味着其经营状况良好且盈利能力强,经营能力得到市场的认可。与一般公司相比,上市企业最大的特点在于可利用证券市场进行筹资,广泛地吸收社会上的闲散资金,从而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因此,众多企业将上市作为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

  北京经开区坚持创新驱动,聚焦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项目成长,吸引集聚了来自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多家企业。在北京经开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构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创新金融服务供给,做好上市企业的储备和培育,推动一批企业上市成为重要举措。

  “我们建立了梯队化全生命周期企业上市培育机制”北京经开区商务金融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经开区对企业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及新三板精选层挂牌等事项给予政策支持,并针对上市企业提供“管家式”“问需式”服务,全方位服务企业上市。

  全方位服务企业上市,为永泰生物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提供了较大助力。让永泰生物公司CEO王歈记忆犹新的是,迁入北京经开区以后,公司与区内其他上下游公司成为了“邻居”,形成了20分钟“生态圈”。用王歈的话说,“与它们为邻,为公司的创新添加了‘加速器’”。永泰生物的细胞免疫药物要求是活细胞,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送到检验单位,入区后,研发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就由中检院的安评中心来完成,10分钟就能送达。细胞基因抗体的鉴定在区内的昭衍公司进行,试验用的小鼠则来自区内的百奥赛图。

  神州细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谢良志与王歈有相同的感触,他坦言:“北京经开区对企业的服务是全方位的,从初入北京经开区到现在,在平时研发工作中帮我们整合不同阶段所需的资源,在关键阶段也为我们解决发展难题。”在北京经开区的产业环境、服务环境的支撑下,神州细胞于去年中旬成功登陆科创版。

  一年时间里,包括永泰生物、神州细胞在内的10家区内企业接连上市的背后,是北京经开区加快构建了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政策土壤、创新环境以及高效的政府服务等软硬件条件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沃土,让北京经开区成了企业上市的“助推器”。

  “一年时间10家企业上市,是北京经开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亮眼成绩”商务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说道,当前全区上市企业数量达到了34家,过去一年时间上市企业数量接近总数的三分之一。而2020年亦庄新城共有7家企业上市,同比增长250%,全市排名第四,超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

  多个行业“第一股”

  布局高端环节引领行业领域航向

  细胞治疗技术已成为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细胞疗法在癌症、血液病、心血管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方面展示了良好的治疗前景。作为港股中第一只专注于细胞免疫治疗的生物科技股,永泰生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细胞免疫治疗第一股”。

  所谓细胞免疫治疗,是当癌细胞在人的体内循环的时候,T细胞可以找到其表面的异常信息,然后锁定并摧毁它们。但是癌细胞非常善于保护自己,有时通过分泌抑制T细胞功能的物质,有时通过伪装自己,躲避T细胞的监视。细胞免疫疗法则可以帮助T细胞正确识别并摧毁癌细胞,可以极大地增强患者免疫系统的抗癌能力。

  “早在2006年,细胞免疫疗法还未进入大众视野时,永泰生物就已经开始研究这项主要针对癌症的治疗技术了。”王歈说,其EAL(扩增活化淋巴细胞)产品是目前国内唯一获准进入实体瘤治疗II期临床试验的免疫细胞产品,在业内取得了无可比拟的领先地位。截至目前,永泰生物共有10种在研产品,包括扩增活化的淋巴细胞(EAL)、CAR-T细胞系列药物和TCR-T细胞系列药物等,适应症包括肝癌、白血病、淋巴癌、多发性骨髓瘤以及实体癌等。作为国内距离研发成功最近的肝癌有效药物,EAL获得了政策的专项优惠,这使得EAL的II/III期临床试验得以同步进行。王歈说,公司计划于2020年下半年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并于2021年上半年前完成中期数据分析后向国家药监局申请有条件批准上市。

  近年来,北京经开区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专注“硬科技”,全面推进“白菜心”工程,重点打造了一批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和中试基地,持续优化升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环境,引聚、培育了一大批行业领域翘楚。在北京经开区全方位服务企业上市过程中,行业翘楚展现出科创实力。

  除了“细胞免疫治疗第一股”的永泰生物,阿尔特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A股迎来的首家独立汽车设计公司;神州细胞自主研发的重组凝血八因子蛋白产品SCT800产品的首轮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成为我国首个提交上市申请的国产重组凝血八因子产品,神州细胞也凭借科技创新业绩成功登陆科创板;凯因科技专注于病毒性疾病领域,短短三年内获得了2个1类创新药注册批件,成功登陆科创版,成为今年生物医药领域的“第一股”。

  借助强大的资本力量支持,北京经开区各上市企业加快布局行业领域高端环节,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引领行业领域新航向。其中,凯因科技将继续专注在病毒性疾病领域,把丙肝成功治愈的经验复制到乙肝、流感、新冠等疾病,开发出临床治愈率更高的品种,为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不断努力。阿尔特高效规范用好募集资金,持续实施品牌化、规模化的经营战略,不断推进技术创新。按照计划,阿尔特将继续巩固和加强整车设计开发能力,同时加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能力。

  生物大健康企业占半数以上

  产业聚集发展优势加速显现

  一年时间里新增10家上市企业,可谓获得大丰收,细数10家上市企业,其中6家出自同一产业,神州细胞、永泰生物、京东健康、加科思、悦康药业、凯因科技均出自于生物技术于大健康,更显示出了北京经开区着力打造的四大主导产业的韧劲和活力,诠释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在风投界,生物医药行业是一个热点领域。如此说来,生物医药领域的创业企业应该是备受追捧。但是实际情况又是什么样子呢?周期长、风险大是最大特征。行业人士说,这个行业发展得好的地区都具有战略眼光,考验的是政府的智慧和定力。

  实际上,北京经开区将生物技术与大健康产业作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持续引聚高端企业强化产业链条,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培育企业加速成长,推动该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如今,生物技术与大健康产业产值在北京市占比连年超过50%,聚集了包括拜耳、泰德、同仁堂等1400余家企业,形成了涵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产业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

  神州细胞公司董事长谢良志最有发言权。2002年起,从在一间实验室里不断取得单克隆抗体和疫苗等生物药产品的新突破,到在北京经开区的培育下先后成立神州细胞、义翘科技等企业。当凝血八因子药物研发成功时,预计三四年后新药上市,由于区内土地空间不足,搭建生产基地工作还没提上日程。北京经开区主动帮企业找地,经海七路上一块土地适合但已经有主,北京经开区反复协商终于将这块地转给了神州细胞,推进了企业的研发进展。作为北京市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不断创新企业服务机制,神州细胞便是在这样的科创沃土中成长起来。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有形的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还将通过提升生物医药创新研发能力、推进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医药服务平台体系、推进跨界技术成果转化、加快生物医药国际化发展、支持创新技术及团队落地、强化生物医药空间供给、构建多医融合创新生态等举措发展好产业。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未来,北京经开区还将重点围绕生物技术、靶向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检测、智能医疗器械、远程医疗等新兴业态,强化载体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引培重点企业,实现产业长足发展。

  上市企业表现优异

  培育库百余家企业整装待发

  随着北京经开区布局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科技创新型企业加速聚集,而上市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带来了什么?已成功上市企业的优异表现给出了答案。

  2017年8月25日,昭衍新药通过IPO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上市初期,昭衍新药连收16个涨停板,此后,股价持续高位运行。2018年至2020年,昭衍新药连续三年实施送转股,总股本从8180万股增加至2.27亿股。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昭衍新药总资产为18亿元,总市值为总资产的20余倍。

  业绩与股价比翼齐飞,源于投资者看好昭衍新药的发展前景。事实上,根据昭衍新药披露的信息,其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我国,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行业相对集中,按2019年总收入计,排名前六的参与者所占市场份额为41.6%,其次是大量规模较小的区域市场参与者。占据市场超过15%的昭衍新药是最大的市场参与者且按2019年以总收入划分的市场份额计,在中国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市场中排名第一。 

  科创板的设立,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更加开放的融资平台,可以解决掌握核心技术、发展前景良好的创新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对推动企业创新起到较大的作用。凭借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遗传病等多个治疗和预防领域研发的生物药产品推向产业化,主要产品有较多已在我国治疗市场上市或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十足后劲,神州细胞的上市之举显然“水到渠成”。

  神州细胞是在北京经开区成立十余载的企业,神州细胞正式登陆科创板首日,股价大幅收涨185%,受到了投资者青睐。“全球的合作在科技创新生物医药领域是尤其重要的。这是一件公益性的事情,需要大家共同合作。跨国公司希望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也需要走出去。”按照谢良志的规划,未来神州细胞将继续聚焦临床需求,并不断努力保持技术上的竞争优势,未来5-10年,在解决国内老百姓的切实问题后,将逐步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京东健康也与神州细胞一样,以上市为新起点,加快布局开创性大健康新业务。2014年,医疗健康业务作为京东集团独立的业务线开始运营。京东健康不仅打造了“互联网 医疗健康”模式,还发起了“医药补助工程”“新赤脚医生计划”和“新慢病防治计划”等项目,以帮助更多的人用上优质、可负担的医疗健康产品及服务。

  区内企业接连上市的同时,在全方位服务企业上市的推进下,企业上市进程“后劲十足”。当前,北京经开区已经建立起含有105家企业的上市企业培育库,并持续开展挖掘辅导工作,动态更新拟上市培育库。下一步,北京经开区将以全面注册制改革为契机,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激发企业上市意愿,扩充拟上市企业后备队伍,完善上市服务体系和培育机制,强化专业资源储备,做好上市服务工作,助力企业把握改革红利,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020年3月以来北京经开区上市企业
上市时间企业名称领域上市类别
2021/2/8凯因科技生物技术与大健康上海证券交易所
    科创板
2021/2/5中国黄金科文融合上海证券交易所
    主板
2021/1/6华安鑫创汽车零部件深圳证券交易所
    创业板
2021/12/24悦康药业生物技术与大健康上海证券交易所
    科创板
2021/12/21加科思生物技术与大健康香港联合交易所
    主板
2021/12/8京东健康生物技术与大健康香港联合交易所
    主板
2021/7/10永泰生物生物技术与大健康香港联合交易所
    主板
2021/6/22神州细胞生物技术与大健康上海证券交易所科
    创板
2021/6/18京东集团电子商务香港联合交易所
    主板
2021/3/27阿尔特新能源汽车深圳证券交易所
    创业板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