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奖补超百亿!北京经开区踩上新风口培育“小巨人”

  日前,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021年-202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分三批(每批不超过三年)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于《通知》,北京经开区的“小巨人”企业如何解读?面对新机遇,北京经开区又应如何推动辖区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快随小亦一起看下去吧!

  企业吃下定心丸

  为创新发展带来长久驱动力

  “《通知》的印发 ,让‘小巨人’企业有了更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发展动力,并且这种支持不是一次性支持 ,而是以五年为期的持续性支持。”中晶环境市场部总监佟金磊说道。对中晶环境来说,此《通知》大大增强了企业对未来创新发展 、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作为北京经开区内一家环保技术研发企业,中晶环境先后被评为市级、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佟金磊告诉记者,“小巨人”企业的认定对中晶环境在对外拓展市场、提升品牌美誉度、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创新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北京经开区深挖潜力

  五个层面培育科创成长梯队

  长期以来,北京经开区是如何引导辖区内的企业走向“专精特新”,甚至是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呢?

  一组来自北京经开区科技创新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市经信局两批次“专精特新”企业公布名单中,北京经开区共有122家入选,占比14.9%,上榜企业数量全市排名第二。此外,北京经开区有12家企业上榜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上榜企业数量同样排名全市第二。

  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三城一区”中的“一区”,北京经开区持续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围绕创新生态建设,以亦庄科技创新实验室为牵引,以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导基地为纽带,以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示范,以“20+”技术创新中心 、“10+”中试基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作为载体,通过特色园区、企业创新中心、研发中心,构建起以市场、产业化为导向的创新生态体系。

  此外,北京经开区不断出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政策,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服务力度,积极推动落实相关减税降费政策,引导企业用好“六稳六促12条”等政策,鼓励企业研发攻关、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北京经开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从“金种子”“专精特新”“瞪羚”“隐形冠军”“独角兽”五个层级深入挖掘企业成长潜力,构建科技创新型企业成长培育梯队,为企业打造成长的“热带雨林”。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