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党建工作

我是亦城志愿者 志愿者李敬瑜:志愿服务已成日常生活一部分

f4d11c39-d996-47f7-bfc0-5a14f93aa962.jpg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服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储备志愿者培训会合影(李敬瑜为前排左五)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供图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艳艳)18岁的李敬瑜是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电科院)生物工程学院的一名在读学生。最近,她接到正式通知,光荣地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激动的李敬瑜第一时间告诉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同时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肩负起一名青年志愿者的职责,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李敬瑜记得,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是在15岁时。“当时主要是想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来丰富课余生活,了解到有志愿服务的形式,就决定试试看。刚好家离国家会议中心不远,就报名参加了一些会展里的志愿服务。”此后,李敬瑜开始经常关注各种主题会展的志愿者招募信息,也在一次次科技展、艺术展、教育展中积累了志愿服务的经验。“志愿服务让我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让我开始享受为他人无私付出、帮助他人的那种价值感和满足感。”李敬瑜说。

在李敬瑜看来,参加志愿服务就像是推开了人生的另一扇大门,让她了解到更大的世界,认识了不同的人群,也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新的思考。让李敬瑜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守护听障儿童的志愿活动,“因为这次活动,我才了解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小就要戴着人工耳蜗。因为听力不好的缘故,他们比别的小孩子更容易情绪化,或者是闹脾气,但当你耐心地安抚他们,陪他们做游戏时,他们又会非常真诚地给你反馈。我们走的时候,他们很舍不得,会主动过来抱抱我们,当时很感动,那一幕一直留在我的心里。”也正是这样一次经历,让李敬瑜对于未来的人生中继续做志愿服务、参与公益的决心更加坚定。

平时,只要有时间,李敬瑜都会叫上身边的好朋友,一起参加学校、社区或是社会上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学校服务大型活动、卫生清理,在社区参加垃圾分类桶边值守、关爱孤寡老人、参与疫情防控保障工作,在公共图书馆整理书籍,在福利机构参与公益行动……李敬瑜早已把志愿服务作为生活日常的一部分。

随着冬奥会开幕的时间越来越近,李敬瑜已全身心地投入到冬奥志愿者准备工作当中。除了课业时间,李敬瑜基本都在学习应急救护知识、熟练掌握必备的英语口语内容、学习冬残奥会中的志愿服务礼仪等。“各项培训和学习任务很多,不过虽然忙却斗志满满,而且收获的新知识也很多。能作为志愿者参与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所以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和练习,全力以赴做好志愿服务工作。”

李敬瑜觉得,志愿服务是一种情怀、一份担当、更是一种爱心,就像志愿者精神说的那样,她可以从中收获无限的快乐感、成就感、幸福感。“当一个人把一件事当作兴趣、乐趣去做,那就不会有疲惫和倦怠,也不会计较个人利益的得与失。从懵懂到热爱,从一个人出发到带动身边的人投身志愿服务行列,志愿服务早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李敬瑜说。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