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党建工作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北京党史”慕课 第11课 谁起草了五四宣言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联合出品100讲“北京党史”慕课,第一次全景式展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北京组织的光辉历史,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生动鲜活的学习教材。

  提起五四运动,我们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比如五四那天响彻天安门广场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等。那大家知道这个口号出自哪里?是谁提出来的吗?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十几所高校学生代表在北大法科礼堂开会,决定5月4日齐聚天安门举行学界大示威。会后,大家立即投入紧锣密鼓的各项准备之中,有的到各校联络学生,统一行动;有的制作旗帜、书写标语。5月4日上午10点,一名同学推开北大红楼新潮社的门,对罗家伦喊道:“今天的运动不能没有宣言,北京八校同学推我们北大起稿,你来执笔怎么样?”

  罗家伦1917年考入北大外语系,《新潮》杂志创办人之一。时间紧迫,罗家伦没有犹豫,提起笔来,一气呵成,写下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这篇宣言用白话文写成,只有简简单单200多个字,却极具鼓动性。除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这个口号外,还与全国同胞立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号召大家起来抗争。

  宣言起草后,立即送去印刷。原计划印5万份,结果到下午1点只印好2万份。这2万份宣言,是当天唯一的印刷品,言简意赅表达了学界的热情期望,道出了全国人民的爱国心声,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尤其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这句口号,一直到大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仍然是全国人民反抗北洋军阀、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口号之一。

  那天,还有一份北京大学学生徐德珩起草的半文言半白话的《北京学生界宣言》。宣言写好后,他又把自己的白布床单撕成条幅,开始书写标语,同学们一直忙到天亮。

  100多年前,青年学子用自己的行动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要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

a77d769e-6664-45e1-af45-cad067623bdc.jpg

  请扫码观看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