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亦庄新城产业用地规划建设指标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解读

  1、制定办法的背景

  在全市城乡建设"双控"要求下,为深化落实《亦庄新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实现亦庄新城产业提质升级与产城融合发展的双重目标,亟需进一步推动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精准供给、高效利用,有效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支持和鼓励高精尖产业项目落地,促进产业用地提质增效,实现新城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实现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

  2、制定办法的意义

  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实现企业发展与新城发展的共赢。综合考虑新城产业发展目标和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兼顾政府需求和企业诉求,以推动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强化公共利益落地为目标,科学配置建设指标,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效率的提高,同时为人才和产业发展提供高品质生活环境与高质量服务配套。

  增强精细化治理能力,填补全市在产业用地更新政策中规模管控的空白。学习借鉴国内外城市存量更新规模管控与产业用地精准供给的相关经验,把握亦庄新城主导产业在全面升级过程中的空间发展规律,以各类产业差异化的规模需求为基准,精细使用、精准匹配产业规划建设指标,结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若干措施(试行)》,填补全市在产业用地更新政策中规模管控的空白。

  3、什么是产业用地规划建设指标

  本办法中产业用地规划建设指标特指亦庄新城规划范围内可区级统筹使用的产业用地建筑规模指标,产业用地特指工业用地和物流仓储用地。按照流量与增量统筹管控使用的思路,区级可统筹使用的规划建设指标包括"新增"及"存量"两个指标池。其中"新增"指标池是指亦庄新城规划未实施产业用地的总规模,"存量"指标池是指已实施产业项目未足量使用的总规模。

  4、办法的主要内容

  本次工作重点聚焦于摸清指标底数、制定使用办法、明确工作流程、确定工作重点地区,围绕新城规划建设指标"为什么管?如何管?哪里用?"的问题形成了一份指标使用技术导则,通过比较总结国际发展经验,预判四大主导产业的空间发展趋势,梳理亦庄新城现状产业特征,摸清产业建筑规模底数,合理预测未来各类产业项目的规模需求,为制定管理办法提供技术支撑;一个指标使用管理办法,即申请使用指标的准入门槛、使用情形、项目评估、编审程序、违约责任等主要内容;一套实施空间指引图纸,与亦庄新城详细规划街区指引相衔接,结合街区的产业类型和配套需求为落实管理办法提出空间指引。

  (一)精准设定准入门槛

  以"保新增、优存量"为原则,差异化设定新入区项目、更新类项目的准入门槛,应对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需求,将有限的规划建设指标总量精准投放,满足高精尖企业的空间需求,将宝贵的规划指标真正用于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项目应符合亦庄新城产业发展定位且达到当前经开区产业准入要求(产值税收、投资强度、研发投入等)、符合工业用地用途管制相关规定等要求,才可审请规划建设指标。

  (二)优先保障公共利益

  践行"先更先摊"理念,将产业项目建筑规模优化与社会公益贡献相挂钩,按照"刚性引导"与"弹性奖励"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将保障公共利益(包括三大设施、绿地和其他产业类服务设施)落地作为产业项目申请指标的前提,有效推动公共利益实施,补齐城市发展短板,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鼓励企业主动贡献公共利益(包括利用项目用地或建筑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市政交通设施等社会公益性设施等方面),获得相应指标奖励。

  (三)探索创新计容政策

  对接北京城市更新相关政策,结合亦庄新城特点提出了适合产业用地的不计容政策,即因生产工艺需要致单层超过8米的生产厂房和仓储库房,经举证与论证后将建筑规模作为首要强制性指标,容积率只作为校核指标,按照双倍(多倍)计容的建筑规模不占用新城产业用地规划建设指标。

  (四)多维度项目评估

  项目评估覆盖产业发展的先进性、创新企业的成长性、公共利益的共享性、城市发展的可承载性四个维度。从分析地均产值、研发能力、能耗水平等指标等方面论证必要性,与经开区当前平均水平及未来发展目标进行对比论证。从分析论证项目科技创新能力的先进性、示范性、引航性、战略性。从贡献公共利益角度论证充分性,明确项目对公众开放的空间与设施,明确公益性设施的范围、功能及规模。从城市发展角度论证可行性,确保街区/单元规模总量不突破,市政交通设施可支撑,并与城市风貌相协调。

  (五)强化全生命周期管控

  由经开区管委会搭建统筹协调机制,在评估审查、技术标准制定、管理衔接、实施监督等多个方面开展多部门协作,依托经开区"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对企业从指标申请、项目评估、编审程序、实施考核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控引导,配合"先租后让、弹性出让"政策以及相关的收储回购机制,促进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同时结合年度城市体检,对申请使用指标的产业项目进行年度评估,建立指标回收及奖惩机制,与经开区现行的城市更新产业升级政策中的违约责任相衔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