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建设听我说》第五期|冬奥-亦庄力量
△《冬奥-亦庄力量》(上篇)
△《冬奥-亦庄力量》(下篇)
"两区"建设背景下的北京经开区已成为科技创新的"试验田",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在这里落地,走向更大的舞台。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经开区30余家企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中,用"硬核"科技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保驾护航。3月25日,北京经开区"两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推出《"两区"建设听我说》特别节目"冬奥--亦庄力量",邀请北京零重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和利时集团旗下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爱普益医学检验中心四家企业相关负责人讲述"亦庄科技"助力冬奥举办背后的故事。
山体监测精度达零点几毫米
北京零重空间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北在节目中讲述了卫星技术在保障冬奥延庆赛区高山滑雪赛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他说,在高山滑雪赛事中,在复杂山体上建造的赛道安全至关重要,零重空间利用卫星及地面设备,监测雪道依托的山体和供雪的塘坝形变,精度可控制在零点几毫米,保证世界顶级雪道安全运行。同时,延庆山区多隧道,一般来说,隧道里的信号很差,但零重空间就实现了隧道内导航信号全覆盖,保障冬奥车辆来往无忧。据介绍,这两项技术目前都在推广中,未来可以应用于更多场景。
自动驾驶技术护航"冬奥专线"
"在京张高铁上使用了自动驾驶技术。"和利时集团旗下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汪小亮说,"高铁的自动驾驶和民用车的自动驾驶区别很大,例如其核心功能之一的精确停车,因环境变化导致的参数偏差、海量数据实时传送,实现难度很高,是世界范围内的难题"。和利时集团为京张高铁这趟"冬奥专线"提供了列控地面RBC-HS型无线闭塞中心设备、列控车载CTCS3-300S型ATP设备,在此次冬奥会期间实现技术保障、防疫保障、安全保障"三位一体",做到了55天运营期"零故障"。
火箭发射技术成就"中国式浪漫"
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将火箭发射技术应用到重载荷和高精度舞台机械装置中,成就了此届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中国式浪漫"。"冰立方自重400吨,我们实现了升降定位精度达到±1毫米,把升降时间从2分钟缩减至30秒;冰五环重约3吨,厚度只有35厘米,这个超薄大尺寸装置迅速升降过程中可抗6级强风;装置表演代替了七成演员表演,成为绝对主力……"说到在开闭幕式上提供的技术支撑,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特种机电事业部副总经理高军自豪不已。
核酸检测专班24小时值守
闭环内"一日一检",闭环外"两日一检",冬奥会疫情防控保障的背后,是爱普益冬奥核酸检测专班勇挑重担的日夜坚守。北京爱普益医学检验中心质量总监窦娟娟介绍,冬奥核酸检测专班由采样团队、运输团队、检测团队、保障团队组成,整个团队有250余名专业人员、34辆运输车、3个大型方舱实验室,专人专机、24小时值守,以保证6小时内完成核酸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上传核酸检测平台,默默守护着各国参赛选手以及冬奥工作人员的安全。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