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榜样耀亦城 | 孙国庆:展现亦庄速度、亦庄质量的“青年先锋”

  编者按:7月20日,“2021亦庄榜样”揭晓,为积极营造向榜样看齐、向先进学习的浓厚氛围,引领带动全区职工群众踔厉不怠、奋发进取,谱写北京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亦庄新城建设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7月20日起,“北京亦庄”微信公众号平台将开设“榜样耀亦城”专栏,集中展示“2021亦庄榜样”先进事迹。今天推出第七篇《展现亦庄速度、亦庄质量的“青年先锋”——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设备安装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孙国庆》。

  展现亦庄速度、亦庄质量的“青年先锋”——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设备安装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孙国庆

  周六,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亦庄信创园工地,身高185cm的孙国庆走在临时办公区的房间里显得格外高大,这是他在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设备安装分公司的第13个年头。从2008年工作以来,他从施工一线做起,一路成长蜕变为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作为“领头人”,他以精耕细作、冲锋向前的大“匠”风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领航”“筑梦”,为首都北京和亦庄开发区建设贡献了“中建”力量。

微信图片_20220727161033.jpg

  扎根一线日夜不辍学巧匠

  2008年,刚刚毕业的孙国庆进入设备安装分公司,成为一名工程预算员,跟着分公司工程师当学徒。预算是施工管理的基础数据,要求预算师不仅要熟悉定额、市场价格、工程技术等知识,对施工现场也必须非常熟悉,做预算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的复核、校对,确保预算数据准确无误。

  “有心,认真,勤快”,是当时孙国庆的师傅、现任分公司总工程师张晓慧对他的评价:“那时候他刚工作,个子高人也很瘦,每天跟着我跑工地,对工地上的每个环节都认真了解;对预算有帮助的基础内容,他不断学习、抄录,关键点都记在心里。”

  当问及孙国庆这段“学徒”的日子有什么感触时,他轻松地笑着说:“成就不敢说,想进步肯定就得勤学苦练。不过,大学毕业的时候视力很好,上班后三个月每天白天扎在现场、晚上在办公室复核工程量,最大的变化就是眼睛近视了,刚开始闻起来感觉很刺鼻的蓝图也觉得很好闻。”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凭借着一门钻研的劲头儿,孙国庆的预算业务能力一路飙升,工作仅五年,就以个人经验向分公司同事传授造价技术,并成功考取一级造价工程师;七年磨一剑,2015年,精益求精的孙国庆任分公司总经济师,成为一名善于学习、精专于本质的“巧匠”。

  精于管理屡创佳绩成工匠

  2021年,历任一公司设备安装分公司总经济师、副总经理、执行总经理的孙国庆,正式出任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树一流品牌、建一流工地、做一流服务”,是他带领团队始终坚持的第一原则。

  “孙总是个非常随和的人,我们大家在一起相处非常融洽。”临时办公区里,孙国庆和大家有说有笑打成一片,团队间的默契显而易见。谈及工作状态时,分公司研究员张宏英说到:“工作中的孙总踏实沉稳,业务好,对现场施工了解透彻,有方法,管理团队严格有效。所以我们的团队看起来热热闹闹,干起来毫不含糊。”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主要为冬奥会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提供电力支持。这个110千伏变电站机电安装,包含了多项专业工程,且由于是地下作业,距离附近的地铁通道只相隔5米多距离,输电系统的布置、安全保障、防雷接地等都为施工带来很多困难和挑战。项目前期,设计院提供的平面图纸缺乏具体细部节点做法,且按照工程要求,整个接地网连接节点施工采用项目团队首次接触的火泥熔焊的连接方式。

  此时,孙国庆牵头成立的安装工艺创新工作室派上了用场。他迅速组织项目团队找准难点和重点,多次邀请供电局、经研院、设计院及各专业专家进行专业培训,并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到相似的工程进行参观学习,梳理总结技术关键点,最终形成了紫铜带接地网施工工法。在他的带领下,全体施工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把工期整整提前了90天,为冬奥会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发电提供了有力支持。

  孙国庆所辖项目遍布全国16个省市,短短三年时间实现了分公司生产规模翻一番,先后施工了“中国西部最大的会展中心”——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项目、“全国最大的钢筋混凝土室内滑雪场”——融创文旅城水雪综合体项目、全国首个地埋式垃圾焚烧发电厂、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亦庄信创园、张北县万人社区安置房等各类工程,先后取得鲁班奖2项、詹天佑奖2项、国家优质工程奖13项、安装之星5项。

  他依托安装工艺创新工作室积极开展创新创效工作,近三年累计获得21项省部级工法,3项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省部级科技奖,13项BIM竞赛奖,2项参编市级标准,2项参编团体标准,4项软件著作权,60余项省部级,国家级QC成果,100余篇国家级科技论文,为创新创效收益2600余万元。他实施浪潮培训计划,目前,分公司178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39人持有注册执业资格证书,28人具有国内安装行业专家资格。

  正如呼市万达酒店项目业主颁发的锦旗中写到“机电勇军质量拔尖”,这是对孙国庆团队最真实的写照。此时的他,在技术和管理岗位几经磨练,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一员大“匠”。

  驰援武汉逆行之中率众匠

  说到最能体现中建“基建狂魔”特质的经历,孙国庆和团队们最先想到的便是武汉雷神山设备安装任务。

  2020年春节,武汉新冠疫情告急,大年初四下午两点多,孙国庆接到上级指示,立刻组织队伍驰援武汉,负责雷神山医院传染一科A07、A09病区机电安装工作。晚九点,他带领管理人员连续开车12个小时、1323公里车程,抵达武汉一线。

  “跟我去一线的都是以一敌三的精兵强将,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国家有难,这时候咱就得不惜一切代价啃下这块儿硬骨头!”没有桌子,就用纸箱子铺着图纸做计划;主要食物就是泡碗方便面,“吃多了胃都有点儿泛酸”;凌晨带着头灯摸黑工作,困了就在车里靠一会儿,甚至在工地上铺个纸箱子休息片刻,实在撑不住了他才回到床上睡一会儿,每天的休息时间加到一起不足四五个小时。孙国庆和工人们同吃同住,打赢了这场质量和速度并存的战斗。

  “那时候的我们不能看,一个个蓬头垢面的,身上的味道都很难闻。”给水、排水、电气、呼叫器、烟感、负压排风系统、消毒系统……时间紧迫,但安装任务一个都不能少。52个病房,58个人,11天,孙国庆团队创造了新的中建设备安装成绩。而这个工作量,在日常施工中,是30个工人需要半年到十个月左右才能完成的任务!

  精锐之师,必须经得起考验,顶得住风浪,孙国庆带领团队不仅一次性圆满通过验收检查,还实现了58人零感染安全归队。“雷神山”建设的中国速度震惊国内外,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孙国庆实现了从“匠”到“将”的再一次转身。

  “我其实真的没做什么大事儿,很多时候都是大家各司其位一起推进。”孙国庆一直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秉承“为业主创造更大价值,为员工谋求更大发展,为社会提供一流服务”的宗旨,朝着“中国安装企业领先、国际同类企业一流”的目标,他以先锋之力,完美诠释了中国建筑优秀管理者的勇气和担当。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