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方寸舞台铸匠心
“看着火箭冲向天空,又进入预定轨道,觉得一切都特别值得,坚定了自己更加努力工作的信念。”回忆起几年前身临火箭发射现场时的心情,刘芳眼中依旧饱含着激动的泪水。
仰望天空,脚踏实地。作为北京航天万源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技师、中央企业技术能手、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高级电装技能专家,刘芳仰望的是火箭升空面向的浩瀚宇宙,脚踏的却是手中操作的方寸舞台——电路板。
怀揣航天梦想
“我喜欢航天,向往宇宙。”15年前,刘芳怀着“航天梦”来到了航天万源,接触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脱线。“听起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吧?”刘芳打趣说,但实际上她却不这么认为,“有的小姑娘喜欢在办公室工作,但我不是,我喜欢做电装,这是手中能握到的踏实感。”
说干就干,在老师培训之后,刘芳立马上手,一根一根地脱线、训练,全神贯注。“有时候时间很紧,怕基础打得不牢,连厕所都不敢去,生怕耽误了。”在刘芳手中,几百根导线,每一根都齐刷刷地完成了脱线,而且无毛刺、不发黑,高于要求标准。
“那时候公司的实习生采用淘汰制,经过第一层考核先选出70%进入二轮,再优中选优。不论在哪一项考核中,刘芳的表现都十分优秀。”师傅张芸用4个词形容了徒弟刘芳——严谨、认真、踏实、努力。
“只要有心,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怀揣着这个信念,刘芳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工作上的瓶颈。
工作的前两年,对于刘芳来说,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但她从来没有退缩。每每迎来一项新工作,她就跟着师傅认真学习,然后翻看记录,消化、总结,遇到疑问,再问师傅,再学习、再记录、再消化总结,循环往复。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追着师傅问问题的“跟屁虫”……“如今想来,这些都是那段日子里的珍贵记忆。”刘芳告诉记者。“万丈高楼始于桩基”,正是那时候打下的坚实基础,才铸就了刘芳的一双“巧手”。
方寸间布天地
“我喜欢比。”日复一日面对着电路板、烙铁和导线,刘芳从不觉得枯燥,她与“同桌”两人各自心里都默默地较着劲儿。怎么能够比别人做得更快、更好?好琢磨的刘芳不断思索,竟不知不觉掌握了三手绝活儿:点一下就焊成;巧装百针;方寸间布天地。
高密度多引脚SMD芯片的焊接属于精细的“袖珍”焊。一个指甲盖儿大的芯片上,均匀分布着上百个引脚,对应的是上百个针尖儿大的焊点。每个焊点需保证匀称,角度30度,引脚1.5mm±0.8,如此苛刻的要求,刘芳却是手到擒来,如何做到的?“在焊接前,把焊锡丝裁成固定长度的小段,每一小段焊锡丝对应一个焊点。”刘芳说。有了这个诀窍,此类芯片的焊接效率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焊接质量也更加可靠。
“其实算不上诀窍,这很简单,只要做工的时候多思考。”刘芳的三项绝活儿都是得益于这样的思考力。比如第二项绝活儿:每个连接器上都有三至四排金色的细针,数量有上百根。每根金针对应一个小孔,要求百根针要同时入孔,一根歪了,产品就报废了。而由于入孔的装置是封闭的空间,这样精准的操作,也只能盲装。在刘芳看来,盲装不如巧装,将封闭的空间分两个步骤装,中间用垫片隔开,这样金针入孔准不准,提前就能预知,能够确保万无一失。再比如:一个长方形的控制器盒,在狭小的空间中要布上百条导线。刘芳将上百根导线进行绑扎、分支、固定,原本杂乱无章的导线,好似变魔术一样,变成了整齐、精致的作品。“这样导线就不会翘起,不会超高了。”刘芳说。
刘芳的绝活儿使公司产品装配时间平均减少30%,导线节约20%以上。
做到无愧于心
“责任越来越大,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一定要做到无愧于心。”在航天万源,刘芳从一个“职场小白”,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技能专家、技能带头人,又先后成为班组长、工段长,她深感责任重大。
对徒弟,她倾囊而授,毫不保留;对自己,她更加严格要求。
师傅张芸是国家级技能大师,朝着师傅的方向,刘芳一直奔跑着。像师傅一样,“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这样的想法从未有过。她说:“带徒弟的时候,他们要是有什么学不会的,我比他们更着急。我觉得,一个人掌握技术不算什么,能有这个力量将这门技术传承下去,才是本事。我希望有一天能成为师傅那样,桃李满天下。”如今,刘芳所带领的徒弟们人才辈出,频频在北京市技能竞赛等比赛中拔得头筹,她一人的绝活儿变成了人人的绝活儿。
作为工段长,刘芳不仅要掌握多门技术,还要学会合理安排人员、全面掌握各个工种。为了合理安排工作,接到紧急的新项目,刘芳会熬夜“绘制草图”,以便第二天一早就能给员工分配工作。
“晚上11点、12点,凌晨2点、3点下班是‘家常便饭’。”刘芳为了对工作的“无愧于心”,只能对家庭“愧疚万分”。
虽然孩子的学校离单位不远,但碰到紧急任务,刘芳一分钟也脱不开身,她只能拜托同事去接孩子,久而久之,幼儿园的老师就认识了刘芳身边的同事。一次,幼儿园的老师见到刘芳说:“别的孩子我只认识他们的家人,但你的孩子,我却认识了你整个车间的同事。”
“因为对航天的向往入行,但15年来,目之所及之处只有手中的电路板、导线……这期间,有没有想过(放弃)?”“从没有一刻想过放弃!我喜欢电装,它是我向往的航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记者的话还没问完,刘芳已经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融媒体中心记者卢金曦文/摄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