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张颖:为实现智能制造贡献力量

张颖:为实现智能制造贡献力量.jpg

  “在我眼里,机器人可以无所不能。”北京经开区企业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简称:安川首钢)高级工程师张颖说。13年前,张颖刚到安川首钢时,工业机器人的智商并不高,也只会做固定不变的工作。而张颖的工作,就是通过各种智能传感技术和智能控制算法,给机器人安上眼睛和大脑,让它们拥有感知和决策能力,能够和其他设备默契配合,成为一个能随机应变、适应各种工业场景的智能机器人。

  当年,研究生毕业的张颖怀揣青春梦想来到安川首钢,在机器人研发岗位逐渐成长为一名技术核心成员。多年来,她独立开发了机器人遥操作技术、机器人圆弧摆动功能、机器人自动测温取样系统等多项新技术,并成功应用到各种工业环境。机器人圆弧摆动功能,是在机器人直线运动的基础上叠加了圆弧运动,使机器人能够走出螺旋式的轨迹;机器人自动测温取样系统,利用智能传感技术,自动测取钢包内钢水高度,避免操作工人高温危险作业,该技术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大钢厂……

  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张颖刻苦的科研精神。十多年前,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技术并不发达,由于国外技术封锁,很多应用技术只能在实践中摸索。2011年,iphone5即将上市,富士康作为苹果的代工企业,购买了安川首钢的机器人做系统性能测试。负责测试的技术人员就是张颖。接到任务后,她立即从北京飞到深圳,一待就是半个月,每天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用最短的时间帮用户搭建好手机芯片测试系统。接下来最关键的是调试环节,张颖在尝试采用了两种方法后,发现仍有提升空间,于是决定尝试第3种方法,但经过多次调试,机器人系统版本升级总是不成功。最终,在她和技术团队的协作下,凌晨4点才达到理想的调试效果。而到了早上8点,没睡多久的张颖又重新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多少个夜晚,整个办公大楼空无一人,当我熄灭最后一盏灯,走在黑漆漆的走廊时,心中难免会有一丝恐惧。但是,想起在技术瓶颈成功被突破的那一刻,客户竖起的大拇指,我瞬间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作为一名研发工程师,张颖刻苦钻研、不断尝试、勇于创新,一种方法不行,就换另一种方法。不管是几百摄氏度高温的钢包旁边,还是粉尘飞扬的打磨现场,或者是弧光刺眼的焊接工作站,只要机器人能够将人类从繁杂重复危险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哪里就是张颖的工作台。

  “她是一位脚踏实地、扎实工作的企业员工,她是一位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研发人员,她是一位柔弱却坚韧、以厂为家的女人,无论哪一个角色,都是张颖的一个侧面。”在同事眼里,张颖是个工作狂,同时也是一个发扬巾帼风采,在技术研发道路上勇敢前进、打破技术壁垒、引领行业发展的研发人员。

  前不久,张颖被评为北京经开区“巾帼标兵”,她说,“这将成为我前进的巨大动力,我会在机器人应用技术开发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全社会实现智能制造,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娜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