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哲:无人配送十年内全面普及
对生活和工作在北京经开区的人来说,无论是一日三餐,或是快递外卖,使用无人配送车早已不是新鲜事。在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杨哲看来,无人配送很快就会成为更多百姓现代生活的方式。“也许十年内,无人配送会迎来全面普及。”对于这样的未来,杨哲信心满满。
乐观一直是杨哲性格的底色,无论是28岁时开始人生第一次创业,还是34岁时选择重新出发,他总是相信,只要把眼前的每件事做好,那个可以预见的美好未来终会实现。
故事的开始是在2009年,彼时在通信领域浮沉多年的杨哲遇见了“前辈”余恩源,两个笃信科技创新改变生活的工科生一见如故。“当时正处于国内电商领域的发展初期,我和老余都发现,支撑电商的重要行业——物流行业存在很多‘原始’的工作方式。比如快递员使用的纸质对账单,容易造成极高的出错率。”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物流行业的工作效率——秉持着这样的初衷,杨哲和余恩源创办了新石器龙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新石器龙码公司)。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以前寄快递时要手写快递单,收快递时需要在纸质凭证上签字,还要保存好快递存单以备查询和存证。而如今,寄件或是取件都无需动手,快递员通过手上的“把枪”就可以快速读取和打印相关信息,用户也能通过“电子运单”随时查询快递的位置和到达日期等信息。这些不知不觉就方便起来的物流场景背后,正是杨哲他们日夜努力的结果。2010年,新石器龙码公司自主研发了第一代物流移动智能终端(PDA),也就是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把枪”。此后他们又推动了我国电子运单系统的建设,开发了电子运单打印机、蜂巢快递柜等智能化物流工具。“石器是人类早期提升生产生活效率的工具,我们将公司命名为新石器,就是希望能打造出现代人生活的新工具。”杨哲说。
自第一代PDA研发成功后,新石器龙码公司就成为我国物流行业主要供应商,并至今保持该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地位。成功推动中国物流行业走向数据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后,杨哲和余恩源开始致力于搭建物流的未来场景,并于2015年创办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新石器慧通公司),启动L4级无人配送车项目的研发。
比起智慧物流工具的研发,无人配送车几乎是“地狱级”难度。“以前做产品,是知道产品要具备什么功能,然后通过设计去实现。但无人配送车无论是外观还是功能,都既毫无借鉴的范本,也没有成熟的行业标准。”杨哲说,这意味着研发者需要自己从零开始定义产品的功能,不但要反复地试错,还要承担巨大投入后血本无归的风险压力。杨哲记得,那时候大家开玩笑地说,和之前做PDA的时候相比,开发无人配送车几乎是每个研发方向的输出成本都要加上两个零,“比如原来开发一个产品的成本是1万,那么现在一个方向的研发成本就要高达100万。”
面对这样一个开发周期长、投入资金大且风险高的项目,为什么杨哲还是要锲而不舍地往前走?一方面是来自对新石器研发团队实力的信任,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对物流行业前瞻性的商业敏锐度。“移动,将成为未来智慧城市的关键。现在的无人快递车相当于是移动的蜂巢快递柜,无人餐饮零售车则是移动的热门餐厅,移动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更能充分满足用户对即时配送的需求。”
对于杨哲的坚持,时代已经给出了答案:2018年,新石器慧通公司研发出第一款无人车;2019年在常州建设了全球第一座L4级无人车智造工厂,新石器无人车在全国多地的景区、园区投运;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新石器无人车为武汉等地的一线医护工作人员、居家医学观察的居民等提供无接触配送医疗物资、生活物资以及餐食服务;去年5月,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发布无人配送车管理实施细则,新石器无人配送车作为首批头部企业获颁无人配送车车辆编码,从此可以合规上路。
如今,新石器无人车的业务已经覆盖全球9个国家,30多座城市,100多个应用场景。当初那个勇于踏入“无人区”的杨哲,正在迎接迷人的“无人”时代。这样的未来,28岁时的杨哲从未想过,不过比起抬头空想,他更习惯于埋头苦干,做那个最早出发的旅人。
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艳艳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