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用0.1mm精度把控火箭装配质量
2021年12月7日12时13分,星河动力航天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遥二)运载火箭,顺利将五颗商业卫星精确送入500km太阳同步轨道。谷神星一号(遥二)的成功发射离不开火箭在生产线上的最后一道工序——总装总测团队对每一处细节的较真儿。“在我们总装总测团队,每个人都身怀绝技,李兵就有一手微小孔加工的绝活儿。”星河动力航天固体箭型号副总指挥黄天曙口中的李兵是固体火箭总体装配工,在他手中打出的孔,直径精度可控制在0.1mm。
选取合适的工具,把握好准确的位置、角度,眼神专注而认真,这是正在打孔的李兵,他说:“在火箭装配中,可能会遇到各类的问题,比如说,需要在钛合金上打直径为0.1mm,深度是1mm的小孔,再进行后续工作。”孔虽小,但却是后续工作的基础,因此容不得马虎。李兵告诉记者,起初,刚开始学习打孔时,他怎么也打不好。因此,他利用空闲的时间看相关书籍,有了理论基础后,他又追着师傅后面学技巧、总结规律,最后就是反复地练习。终于,他在这个小孔上做出了自己的成绩,成为了“打孔专家”。如今,在给别人讲解时,他总是滔滔不绝:“打孔前要配置好钻机转速,根据不同的材料,选取不同的钻头,在钻孔时,掌握好钻头与工件之间的角度……”
航天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对于李兵来说,就是从每一个小孔的精度上去把控装配质量。“打孔只是我工作中的一部分,但是我要用打孔的这种对零点几毫米的精度去把控好每一个环节的装配质量,把风险降到最低。”李兵告诉记者。
今年星河动力航天即将迎来固体箭批产,风险、机遇和挑战不仅仅是公司需要去面对的,也同样是每一个星河动力航天人需要去面对的。李兵说:“风险是这个行业的属性,而挑战是我们自己在和自己赛跑,最后机遇才是应该去靠自己把握的。”
融媒体中心记者 卢金曦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