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堂 看“双减”后期末考试和寒假作业新变化
本周末,全市中小学生将开启寒假假期,前段时间,区内各中小学先后结束期末考试。记者连线区内学校获悉,“双减”后的首个期末考试和寒假假期,出现不少新变化,丰富多彩的趣味“乐考”和“减负提质作业套餐”,使欢乐氛围在校园内弥漫,让孩子们在欢笑声中总结所学、收获成长。
小学“乐考”主题是冬奥和传统文化
有游戏才叫童年,有体验才有成长。“双减”后的首个期末考试,“乐考”成为区内小学一、二年级的标配,学校采取闯关、趣味游戏等方式让不同学科在知识交叉中融汇贯通,检测孩子们的综合素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评,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当农历新年遇上期末考试,传统文化成为区内小学“乐考”的重要元素。例如北京亦庄实验小学设计“萌萌虎”闯关活动,同学们摇身一变成为萌萌的小老虎,学校采取了多学科融合、活动体验式、探究式、参与式的学业评价方式,引导一年级“小豆包们”通过语文集福之“雪影初见”、数学集福之“踏雪寻踪”、英语集福之“雪屋奇遇”三大关卡,闯关收集福卡、领取新年福袋。
再如亦庄一小的“萌虎集福”乐考赛,根据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特点,设计了英语萌虎、创意萌虎、计算萌虎、记忆萌虎、识字萌虎、巧手萌虎、音乐萌虎、运动萌虎、表达萌虎共9个关卡,为孩子们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让他们以玩代考,用更加多元化、趣味化的测评方式,使校园真正成为孩子学习和成长的乐园。乐考结束后,孩子们还可根据乐考卡集到的福字数量兑换相应的奖品礼物。
除此之外,冬奥也是区内各小学期末“乐考”的一大主题。在人大附中经开学校,二年级期末大闯关活动将冬奥会的雪车、冰壶、越野滑雪、冰球、冬季两项和跳台滑雪项目与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科学、劳技、美术7门学科融合,共设置了10个具有学科特色、趣味无限的实践活动。体育场内,700余名学生通过口诀、口算参与数学套餐活动,赚取“人开币”购买冰壶体验机会,在跳台滑雪环节,几人一组用积木拼搭出“雪如意”,在快乐中培养团队意识,了解冬奥相关知识,感受冰雪运动魅力,通过所有关卡即可获得欢动冬奥期末大闯关的奖牌。
除了在测评环节结合冬奥主题,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还将冬奥元素融入孩子们的考试成绩单,如语文“乐考”中,孩子们通过不同关卡后会获得不同的贴纸,集齐所有贴纸即可拼凑出冰墩墩、雪容融冬奥吉祥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在一、二年级开展期末游园闯关的同时,也对三年级期末考试做出新调整。“以英语学科为例,英语三年级的考试与往年相比,题型基本没有变化,整体偏基础,但考查范围非常全面,不但有本学期内容,也囊括了一、二年级学过的部分内容,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知识、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如对国家和节日的认识,分类思想的初步领悟等。”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诊断式测评”为初中考试减负增效
在区内小学低年级延续“乐考”的同时,区内初中的期末考试也在不断摸索更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综合发展的评价方式。
在北京亦庄实验中学,初中部期末考试被称作“诊断”,其内容为学生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内容和核心素养,目的是分析本学期所学的效果并根据诊断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规划。“诊断”的方式有很多种,通过真实情境的设置、项目化学习、与真实生活紧密结合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如数学学科采取的是过程性学习记录和期末“诊断”相结合的形式,过程性学习记录详细地记下学生平时学习的轨迹,和期末“诊断”一起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规划;艺术、技术等课程采取的是作品化“诊断”,通过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或者创作一个作品来实现学习效果的评估。
同时,“诊断”也具有个性化,为了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好地诊断自我,学校还提供了不计入等级的“拓展选做题”,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是否需要利用拓展选做题评估自己。“诊断”的结果将以等级制的形式发布,不排名、不出分,主要呈现的是对学生优势和薄弱点的分析,以及后续的规划指导。
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诊断式测评”理念,立足于学生的真实需要和长远发展:“我们坚持‘诊断’是一面镜子,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而不是一把尺子,用来衡量和区分;‘诊断’是一级台阶,帮助学生越走越远,渐行渐高,而不是一块拦路石,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除了诊断式“乐考”,寒假作业也成为区内中学落实“双减”政策的主阵地。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中学部结合“双减”政策中关于减轻作业负担的要求,整体把握学科课程本质和特色,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习规律和课程培养目标,系统建构促进学生知行合一的作业体系,高度重视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使寒假作业实现控量、增效,“减负不减质”。
具体来说,在布置作业时,该校以学科组为单位、集大家智慧,倡导老师们更多地布置一些锻炼学生多元智能,提升核心素养的作业,侧重学生自主梳理、建构、动手制作、阅读、实验探究等类型。“如‘多学科融合——行走北京中轴线’作业,是四个学科的老师集智研修,形成了以探索北京中轴线为主题的融合性作业,以实践活动方式落实课堂学习内容,让同学们不再写写写,而是走出去;‘继往开来——老照片征集+口述历史记录巨变’的开放性作业,则结合呼应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关注时代的巨变和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对历史作业的兴趣,为培养初中生历史学科素养提供大展拳脚的广阔天地,落实教育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该校中学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寒假作业聚焦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当创新式寒假作业给中学生提供了不一样的假期生活时,“双减”背景下的首个假期,区内各小学接棒“乐考”的寒假作业,今年也呈现出更加兼顾形式创新与学生兴趣、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特点,围绕阅读、体育、劳技等内容,精心设计多彩实践性作业任务,为孩子们带去翻倍快乐。
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目前有一、二年级学生500多人,学校为学生均印制了年级专属的寒假作业本。不过,这个作业本不是用写字来填满,而是通过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画一幅冬奥主题画作、逛超市集购物小票及帮忙做家务和跟父母一起包饺子、做水果拼盘的照片等形式来完成。对此,该校小学部副校长刘昌旭介绍:“一、二年级是小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这些开放式寒假作业,就是让孩子的假期不被束缚在纸面的作业里,鼓励他们多读书、多锻炼、多实践、多开拓视野、培养兴趣,以此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进而从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孩子不畏惧学习和考试,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体育运动也是区内各小学寒假学习指南关注的重点。例如北京市中芯学校以品格第一为基础,为学生们制订了一份详细的健身计划。记者看到,这份计划表以周为单位,按“加强腰腹力量、核心力量”和“兴趣培养”两个目标列出了每天训练项目,且每个项目都明确了具体训练时长。以周一训练内容为例,计划表内容包括慢跑5分钟/次×1组、原地蹲跳起10次/组×3组、亲子运动—交互平板支撑20秒/组×2组,以及小篮球游戏或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每天运动总时长至少1小时,引导孩子们争做健身小达人,培养意志品质。
此外,“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也是各校着重推进的工作要点。本学期进入尾声时,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各年级根据实际情况陆续开展了家访活动。三年级的家访中,导师团一方面鼓励孩子进行自我评价,指导孩子进行自省,并和家长一起有针对性地探讨孩子日常的行为表现。五、六年级家访则围绕当前”双减”政策这一热点,向家长解读“双减”“五项管理”的概念与实施意义,并将学校目前在下午三点半至六点半开设的兴趣选修、自主作业和延时服务工作做了简要的介绍和解答,进而更好形成教育合力,助推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各年级家访结束后,导师们给每个孩子填写了一份家访记录单,将孩子当下的点滴进步记录下来,为后期的培养做准备。
融媒体中心记者于晓玲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