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英:光荣在党50年 初心不变勇攀高峰
今年7月1日,北京嘉捷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捷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嘉捷科技园党委副书记王佩英不仅荣获了“光荣在党50年”的纪念章,更是作为入党50周年的老党员代表受邀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城楼东侧观礼台上,王佩英的眼前不禁闪过半个多世纪的职业历程。从不到19岁入党,到如今69岁依然活跃在工作一线,王佩英始终“坚守初心勇攀高峰”。
1971年3月,正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的王佩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清楚地记得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前一天晚上——“当时心里特别激动。我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小接受爱国、爱党、无私奉献的教育,提起共产党员,满脑子都是黄继光、董存瑞、雷锋等英雄形象,和他们相比我的差距太大了,但我入党的目的和为党奋斗的决心和他们是一样的。这样辗转反侧地想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写入党申请书时一气呵成,我就要像他们那样为党工作、为党付出,把我的一生献给党的事业。”
2000年初,48岁的王佩英辞去稳定的工作,开始创办嘉捷集团。伊始,只有4个人的初创团队在谋划发展蓝图时,王佩英率先提出,虽然是民营企业,但也一定要成立党支部。“4名创始人刚好都是共产党员,我们都觉得要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公司立根铸魂。”很快,上级党组织批准成立了党支部。此后,王佩英始终坚持公司企业文化与党建深度结合。
嘉捷集团的党组织和党员多次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次企业遇到资金周转的瓶颈时,党员高翔带头将自己刚卖掉房子的钱全额交给公司使用。随后在他的带动下,员工们积极为公司筹集资金,帮企业渡过了难关。”王佩英说,“公司决定南下开拓业务,是党员带头攻坚克难打出一片新天地。军品项目需要研发技术人员在导弹发射场设备联调,也是几名党员主动站出来,几个月连续作战,圆满完成了任务。”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嘉捷集团形成四大业务板块,包括军工、物联网、生物医药和科技园区建设与服务,目前在北京经开区建有三个工业园区。公司也从4人发展到如今的集团规模,党员队伍更是不断壮大。一直发挥着“政委”作用的王佩英也从大家的“知心姐姐”变成了“知心阿姨”“知心奶奶”。“其实人力资源管理者和党组织里的政委角色很像,都需要会做思想工作,能够了解员工的想法、需求,调动和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王佩英说。在她的努力下,有困难找党员、有问题找组织、有困惑找王佩英,成了大家的共识。
多年来,王佩英在党建和企业文化的深度结合上积极探索创新。2013年12月,嘉捷企业汇党总支成立,这是经开区成立的第一家园区级党组织。
那么,如何发挥党总支的作用,为科技园区的企业提供服务、解决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创建嘉捷学堂的想法应运而生。“嘉捷学堂成为党组织的抓手,成为园区党建和人才服务的平台。运用市场化运营模式,利用我们党员活动室和公司场地,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走进园区,为企业举办各种培训、沙龙和论坛,主题涉及党组织建设、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受到园区及区外企业的欢迎。”王佩英表示,几年来,嘉捷学堂组织管理培训、技能培训、专题研讨、沙龙讲座、大型峰会论坛等300余场,党建大讲堂、党史讲座等200余场。非公企业居多的园区也慢慢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园区企业党支部由原来的3个发展到11个,包括园区企业的高管在内,园区提交入党申请书的人越来越多,嘉捷学堂逐渐成为企业员工成长的助推器和党建工作的宣传阵地。
王佩英一边忙于非公企业党建创新模式探索,一边也在努力将自己近30年人力资源工作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2020年8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经理协会”被经开区社会事业局批准并上报北京市民政局备案后,正式成立。王佩英被推选为首任协会会长,嘉捷学堂任秘书长单位。在首届经开区人力资源经理峰会上,王佩英作了主题演讲。演讲内容中的每一个字、每一页演示文稿都凝结了她几十年的所思所想。也正因如此,走下讲台的她立即被场下年轻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们热情地围住,他们希望能从这位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的前辈身上再汲取一些知识和经验。
人力资源经理协会成立一年多来,在王佩英的带领下,为企业做了大量工作,在北京奔驰、施耐德、京东、北汽新能源等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组织校园招聘、专场读书会、标杆企业参观交流等活动,编辑了人力资源经理协会刊物,推动和促进了经开区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
虽然现在的王佩英已经69岁,但她似乎干劲更足了。王佩英说:“为党和国家作贡献是我的终生目标和使命。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永远铭记我的誓言。这就是我不断前进的内驱动力!”
融媒体中心记者张艳艳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