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赵世伦:航天可以是每个人的梦想

  “希望能用我的专业‘造点什么’,而不是每天对着电脑。”当赵世伦从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毕业后,在面临职业选择时,他心里这样想着。随后,赵世伦看到星际荣耀双曲线一号发射成功的报道时,他内心的声音愈加清晰,“造火箭!”

  赵世伦现在是星际荣耀电气控制部软件技术中心箭上软件设计师,主要负责火箭飞控软件的前期设计研发工作,以及后期的系统调试、仿真测试等试验工作。完成这些工作需要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提供规格需求输入,以及电控各专业配合对需求设计进行验证,最终经过多层测试,就可以交付使用,跟随火箭发射。

  “因为涉及到数量庞大、种类繁杂的设备和控制需求,所以电气控制系统可以说是整个火箭上最复杂的系统之一,而其中的软件系统是用来实现对硬件系统控制的,有点像火箭的‘大脑’,通过发出指令,控制火箭的运动。”如今,提到工作,赵世伦侃侃而谈,而刚入行时,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他对火箭系统知识并不熟悉。

  当时,经过两个月的业务熟悉过程,赵世伦迎来了首个任务——第三台焦点一号可重复使用液体发动机试车软件的研发。由于缺乏相关经验,赵世伦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我们终于把整个软件系统调通的那个瞬间,至今难忘,真的太激动了。”赵世伦深知,航天行业一直在迭代,一直要攻克难题,也正是如此,产生的成就感也较其他行业多。

  今年年初,赵世伦参与了第四台焦点一号发动机的试车软件研发。“跟上次相比,这次软件编写过程使用了新的工具,代码的执行效率更高,对发动机的变推力控制更精准,算是独立搭建的一个新软件。”赵世伦说。

  经历了几个研发项目,赵世伦越来越感受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如果是开发游戏和应用程序,后期我还可以去修复漏洞,但是火箭上的软件不行,一条语句、一行代码甚至一个关键字符都事关飞行成败,软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火箭的生命,所以加入公司后,我一直在督促自己,让自己做事再严谨、再细致一些。”他说,“走进商业航天领域,我才知道,航天可以是每个人的梦想,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非凡。”

  融媒体中心记者卢金曦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