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做好中国人自己的高端CT设备
创业,从来不是一条平坦的路。踏上这条路的人,总有一个让他们甘于坚持的初衷。对于工科“学霸”周宇来说,这个初衷就是让自己学有所用,从头开始创造一件产品,并让其在社会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今年是周宇创业的第九个年头,他与伙伴们创立的赛诺威盛被工信部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孔径CT技术也早已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回想创业这些年,周宇不禁感慨:热爱是创新的源泉。
开始创业前,周宇曾在多家中外合资企业有过CT设备的研发经验。不断精进研发技术、积累项目经验的同时,周宇对生产自主研发的高端CT设备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从我1998年上大学那会儿开始,CT行业的核心技术、专利等基本上是被国外企业垄断的状态。而随着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以及人才的成长,实现CT设备国产化的愿景也不再遥远。”于是,周宇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从一间公寓房6张办公桌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
万事开头难,更何况要从头开始生产一台自研的医疗设备。如今,回想起那段日子,周宇记忆中只有“充实”。“团队里每个人对于每天要完成的工作目标都非常清晰,那时候大家几乎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在这样的高强度和快节奏下,第一款CT设备产品的样机从设计到制作完成只用了一年时间。周宇将这款倾注了心血的产品命名为“盘古”。第二年,“盘古”完成了所有的注册检测,并开始临床试验。第三年,“盘古”拿到注册证书,正式走向市场。
相对于那段日子的辛苦和艰难,周宇印象更深的是“盘古”诞生时的激动心情。“那种成就感是无以复加的,产品就像我们的孩子。事实上每位赛诺威盛的人都是因为这种成就感才聚在一起。比起获得物质收益,我们的理想是用自己的技术去创造出一台更好的、能发挥价值的、能得到应用的设备或者产品。”周宇说。
如今,赛诺威盛已在CT设备探测器、准直器、滑环等核心部件实现了自主研发,同时在物理算法、迭代重建算法、动态飞焦点技术等关键技术上取得多项专利,基本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赛诺威盛的CT系列产品可以适合民营到公立、基层到三甲不同医疗机构的多种临床需求。作为赛诺威盛的联合创始人,周宇熟悉每一款产品,也为每一款产品倾注过心血。
2019年,赛诺威盛产值过亿元。随着公司飞速发展,周宇接下了又一个重任,成为新成立的机器人事业部经理。全新的产品线和全新的领域,就像一次新的创业。但对周宇来说,压力和挑战意味着更大的成就感。“做医疗设备有一个好处,就是你能实实在在感受自己做的东西对这个世界、对人的健康带来的改变和价值。”周宇表示,医疗设备是医生的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医生更精准地诊断、更有效率地治疗。
为了提升肿瘤微创介入手术的精准度,为了更好地了解医护人员的实际需求,周宇常年出差,在不同的城市间穿梭,跑遍大大小小的医院。一路奔忙,也让周宇和研发团队的努力换来了惊喜的成绩:借助机器人,肿瘤微创介入手术中穿刺的精准度从5针提升到1.5针,手术时间从30分钟降低到15分钟,大大提升了手术的精准度。不久前,周宇和他的团队促成了全国首台5G机器人远程介入手术。
一个项目的完成,是另一个项目的开始,如今周宇正忙着与更多医疗单位合作,将这项技术进行大量推广试点,帮助更多医疗机构提升诊疗能力,以点带面提升全国介入治疗水平。
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艳艳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