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双减”之后 新学期有啥新变化

e1a48ab6-4950-4683-9ef1-ad89e4016b81.jpg

  富有仪式感的开学活动,让成长的脉络更加清晰,也让孩子们在祖国的关心下茁壮成长。张泉/摄

  “双减”政策下的新学期,经开区各学校纷纷推出新举措。日前,记者走访发现,各学校围绕“双减”政策已迅速做出多方面新调整,聚焦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通过积极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下大力气做强做优校内教育等举措,持续推动学校教育质量服务体系提质增效,切实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

  ■课后延时服务推行“5+3”

  提起课后托管服务,就读于人大附中经开学校的学生并不陌生,早在几年前,该校就全面启动了课后服务,着力帮助家长解决放学后接管难。值得一提的是,对标教育部和北京市要求的“5+2”,该校对课后服务进行升级,将时长增至3小时。此次“双减”政策发布后,该校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加码”,对校内课后服务提出了“三全”要求,即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全体老师参与、周一至周五全部工作日都提供课后延时服务。

  据该校小学部副校长平韶霞介绍,新学期,学校课后服务将延续此前的15:30-16:30、16:30-17:30、17:30-18:30三个时段的安排,服务形式主要包括特色课程及学生自主作业。特色课程包括由校内教师开发的健美操、跆拳道、合唱、民乐等,还有引入校外优质资源开设的科技、传统文化、体育、艺术等综合课程;学生自主学习时段则会安排老师现场进行答疑辅导。周一至周五每天最后一时段,针对确有需要的家庭继续提供延长托管服务。师资力量方面,该校以本校教师为主导,以校外优质资源为辅,保证课后服务3个时段的无缝衔接。

  亦庄一小的课后服务“5+2”分为“答疑+体育”和特色社团,采取场地和人员轮换更替,学生“动静相宜”;全员参与,骨干教师带头答疑辅导;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统筹规划安排、因需设计;场地方面实行全域开放、活动分片,做到有序活动。同时,通过优化教师资源、薪酬分配、课程资源、空间资源、课堂教学、服务标准,做适合儿童的教育。

  小学考试及家庭作业布置方面,两所学校都将重点围绕课堂继续提质增效,抓教师的备课和教研,以及对学生作业和学习单的设置,要求各年级各学科教学要体现出学科素养,促进教、练、考一致,在一、二年级持续推行日常不留纸质作业、期末组织融合了素质教育乐考的做法,三至五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

  ■新增晚自习测验全取消

  中学阶段,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在确保落实课后服务“三全”要求前提下,从新学期开始推出晚自习。该校初中部校长张燕妮介绍,在此前的课后服务中,初中主要开展主题班会、团队会、学科实践、健身操及球类技能等综合素质类教育,结合“双减”政策及校内实际情况,秋季开学后,将于每周一至周五17:40-18:40开设晚自习,学生自愿参加。“晚自习不教新课,学生自主学习,学科老师参与答疑指导,帮助学生在校完成作业,巩固已学知识点。”张燕妮告诉记者,新学期将助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另一个重大变化体现在考试上。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该校初中部每学期只组织一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各学科此前的周测、平时测验将全部取消。对于取消日常小测验是否会影响教学质量,张燕妮说,在推动校内教育不断提质增效基础上,各年级老师会跟踪学生日常作业完成情况、听课情况等进行过程性评价,统筹处理好考试、作业、日常评价、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分班随机排座位双周换

  根据教育部最新要求,新学期,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记者在走访过程中看到,这些规定在区内学校得到了充分落实。

  在亦庄一小,开学前完成了一年级9个班新生的分班。该校副校长魏爱民介绍,每年新生分班都按照随机原则编排,唯一考虑的是各班男女生比例,尽量保持在1∶1。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座位安排方面,则在开学前的报到日,由各班老师按高低个儿排序,然后在接下来的每两周,按前后、左右,或者斜方向轮换座位。

  分班、排座位的做法也出现在区内其他学校。记者在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北校区的初一新生报到日现场看到,学生们在老师的指挥下,到教室外的走廊列队,按高低个头排座位,全程公平、公开、公正,跟考试分数无关。

  除此之外,记者还了解到,针对“双减”新规中对义务教育阶段上下学时间的调整,区内学校已将小学生上学时间调整为8:20上课,17:30放学,初中生8:00上课,17:30放学。

  ■家长反响

  徐先生:我是支持“双减”的,现在孩子的学业压力确实不小,为了提升学科成绩放弃了发展自身兴趣的时间。我们家的教育理念是把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希望他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双减”政策有助于解决一些教育领域乱象,帮助双职工家庭解决低年级学生的实际看护问题。同时,家长也要转变教育观念,帮助孩子在素质教育“赛道”上更好发展,素质好、能力高的孩子,在学科成绩上也是出类拔萃的。

  张女士:我家孩子上五年级,对于“双减”政策,我有些焦虑,因为孩子很快就要小升初,不在外面报补习班,担心孩子成绩上不去。现在也有家长瞄准了校外“1+1”补习,我们孩子不补的话就赶不上其他孩子。总体来说,我觉得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但还需要观察校内教育提质升级的实际效果。

  融媒体中心记者于晓玲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