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年会特别报道
自动驾驶示范区启动2.0阶段建设
作为中国科技领域高层次、高水平、大规模的科技盛会,2021年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7月27日在北京经开区举行,这是中国科协年会时隔15年再次回归北京。分论坛之一的自动驾驶汽车产业落地与示范运营论坛,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和政策先行区相关建设成果为发布亮点开展。会上,宣布示范区2.0阶段正式启动建设、《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高速公路及快速路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发布、政策先行区首批高速公路道路乘用车测试通知书及首批高速公路道路商用车测试通知书发出。
示范区1.0阶段完成
全面促进车、路、云、网、图五大体系协同,完成网联云控中国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系统搭建。北京经开区12.1公里城市道路和京台高速双向10公里高速公路完成各类智慧化硬件基础设施部署;1个自主泊车停车场改造完毕,3款无人自主泊车车型适配成功。
17类道路交通事件标准化定义有序进行,国内首个可系统对外服务的网联云控体系初步建立。
百度、小马智行已部署自动驾驶乘用车150余辆,在经开区60平方公里范围为市民免费提供出行服务。京东集团已部署无人配送车30余台;无人零售方面,新石器公司已投放70余台无人零售车,目前已完成销售订单2万余笔。
示范区2.0阶段启动
将重点实施“强云、扩路、组网、联车、落图”五大专项,聚焦“政策监管创新、群智编队协同、智慧交通管理和展示中心规划建设”四类任务,接入千辆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服务万辆网联车辆。
推进北京经开区核心区域道路全覆盖,建成100个网联云控路口,实现48平方公里核心区红绿灯联网联控。
在政府部门公务车辆、公交车辆和特殊车辆上率先进行车载终端加装;吸引社会车辆主动入网。
无人配送车、无人出租车规模达到千辆。
建设亦庄新城交管指挥中心,规划设计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创新展示中心,打造中国网联云控技术方案展览中心、产业成果发布中心、先进产品及技术示范中心。
北京首次开放自动驾驶高速测试场景
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磊/摄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田艳军)7月27日,2021年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分论坛之一的自动驾驶汽车产业落地与示范运营论坛在北京经开区举办。北京市经信局副局长姜广智发布了《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高速公路及快速路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赵子龙出席论坛,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推进工作组负责人、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孔磊发布了示范区建设阶段性成果及2.0阶段规划。
论坛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和政策先行区相关建设成果为发布亮点开展,邀请行业专家、先进企业通过会议交流的形式,分享技术应用与产业落地经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助力北京经开区加速形成科技创新的高地。
孔磊发布了示范区1.0阶段主要建设成果,并宣布示范区2.0阶段正式启动建设。他指出,示范区的发展承载着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期待,示范区的进步离不开国家部委的指导和支持,示范区的建设离不开市级部门的通力协作。与一年前北京市开始谋划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时相比,通过“车路协同”加速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当前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面临着产业变革所带来的巨大战略机遇期。2.0阶段,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原则,为更多优秀企业提供试验平台、携手合作,持续共享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成果。
姜广智代表北京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发布并解读了《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高速公路及快速路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他指出,当前自动驾驶已成为全球各国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抢占的最高点,高速公路作为自动驾驶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一直以来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随着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的设立,制定了全国首个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自动驾驶测试管理实施细则。构建适度超前的政策管理体系,针对市场化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进行创新性的监管是政策先行区设立的初衷和使命,将继续从政策管理角度持续探索实践,积极营造政策友好型产业发展环境,与各企业携手共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美好明天。
依照政策先行区高速公路道路测试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经过政策先行区特定专家多次论证和对企业的综合评审,首批智能网联汽车企业获准开展试点测试。论坛上,姜广智、赵子龙、孔磊等领导先后为百度和小马智行颁发政策先行区首批高速公路道路乘用车测试通知书,为小马智卡、主线科技-京东联合体、主线科技-北汽福田-福佑联合体颁发政策先行区首批高速公路道路商用车测试通知书。
解读1
示范区启动2.0阶段建设
经开区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策源地
北京市在北京经开区启动建设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按照“小步快跑,迭代完善”的原则,逐步深入实践网联云控技术路线,推进车路协同。7月27日,示范区工作推进组发布了1.0阶段的主要成果和示范区2.0阶段的有关规划,并宣告1.0阶段建设顺利完成,正式启动2.0阶段建设,意味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策源地正在北京经开区加速崛起。
1.0阶段完成
车路协同体系
对外服务能力初步实现
示范区以3-6个月为一个迭代周期,按照1.0阶段(试验环境搭建)、2.0阶段(小规模部署)、3.0阶段(规模部署和场景拓展)、4.0阶段(推广和场景优化)的步骤层层推进,加快实现L4及以上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规模化运行。
经过1.0阶段建设,示范区全面促进车、路、云、网、图五大体系协同,完成了网联云控中国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系统搭建,车路协同体系对外服务能力初步实现。其中,路侧设施部署完毕,网联云控架构搭建完成。北京经开区12.1公里城市道路和京台高速双向10公里高速公路完成各类智慧化硬件基础设施部署;1个自主泊车停车场改造完毕,3款无人自主泊车车型适配成功。云控平台完成中心云和边缘云分布式基础架构建设,包含运营管理、监控管理、融合感知、服务授权、OTA审核、V2X管理、网联数据分析、协同信息发布和协同决策回放等9大功能在内的平台模块设计完成。高清视频数据、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毫米波雷达结构化数据、路侧单元(RSU)应用层数据、边缘计算单元(RSCU)事件检测等计算结果数据全部联通,统一基础数据底座汇聚完成。17类道路交通事件标准化定义有序进行,国内首个可系统对外服务的网联云控体系初步建立。商业运营市场化主体组建完毕。成立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亦庄数字基础设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定义标准路口,在全国率先开展“多杆合一、多感合一、多箱合一”规划建设。在自动驾驶出行方面,百度、小马智行已部署自动驾驶乘用车150余辆,在经开区60平方公里范围为市民免费提供出行服务;终端配送方面,京东集团已部署无人配送车30余台;无人零售方面,新石器公司已投放70余台无人零售车,目前完成销售订单2万余笔。
2.0阶段启动
持续推动创新
服务万辆网联车辆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2.0阶段示范区将持续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技术创新,重点实施“强云、扩路、组网、联车、落图”五大专项,聚焦“政策监管创新、群智编队协同、智慧交通管理和展示中心规划建设”四类任务,实现接入千辆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服务万辆网联车辆的目标。
2.0阶段,推进北京经开区核心区域道路全覆盖,建成100个网联云控路口,实现48平方公里核心区红绿灯联网联控。还将联通多种类别车辆,开展网联云控试运营服务。在政府部门公务车辆、公交车辆和特殊车辆上率先进行车载终端加装;依靠路侧智能化基础设施提供更多事件服务能力,吸引社会车辆主动入网。联合百度等企业实施开展阿波罗AIR计划,通过路侧基础设施事件融合感知,深度参与车辆协同决策。
在四类任务施行中,将从环境、速度、车型三维立体模型衍生形成五大类管理体系,匹配N项基础支撑管理细则,重点在自动驾驶车辆无人化上路和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监管试点;依托真实城市道路环境,开展各类网联云控技术测试实验,打通关键技术环节,以规模达到千辆级别的无人配送车、无人出租车为抓手,搭建真实混行交通模型,基于云控平台广域感知优势,实现无人车辆按需调度,依规行驶,实现交通流精准管控。将建设亦庄新城交管指挥中心,拓展信控系统车路协同应用,在数字全息路口、车速实时建议和区域信号控制等方面开展深入实践,依托示范区打造智慧交通管理样板工程。还将规划设计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创新展示中心,打造中国网联云控技术方案展览中心、产业成果发布中心、先进产品及技术示范中心。
融媒体中心记者田艳军
解读2
全国首个高速自动驾驶管理细则发布
多重举措护航自动驾驶上高速
全国首个高速公路自动驾驶测试管理实施细则发布,允许首批获取高速公路测试通知书的企业开展试点测试。那么,测试地点在哪儿?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测试中的交通安全如何保障?
京台高速北京段
双向10公里路段试点
示范区推进工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开放高速公路测试可以加速算法和产品的迭代升级,收集大量数据,有望解决自动驾驶数据收集的长尾效应问题,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依托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在北京经开区设立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之时,明确实施范围为亦庄新城225平方公里,涵盖京台高速公路北京段、京津高速北京段、大兴机场高速公路、南五环路(新机场高速口至京津高速口段)、南六环路(新机场高速口至京津高速口段)及大兴机场北线高速公路等6条总计约143公里长的高速、城市快速路段,作为未来智能网联汽车高速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路段。本次,政策先行区开放的自动驾驶高速场景,初期以京台高速北京段双向10公里路段作为试点,可满足企业开展车路协同、车网融合的技术探索。未来将依据示范区阶段性建设规划,根据道路实际情况、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需要,逐步开放相应路段。
实施细则7章43条
对人车均有要求
为推进高速公路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在政策先行区落地,依据《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高速公路及快速路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实施细则共分7章43条,分别从测试和示范应用两个阶段,对申请主体驾驶人、测试车辆提出了相关的要求。
对于申请主体而言,应具备开展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能力并已取得先行区颁发的测试通知书等;对测试车辆而言,要求增加高速公路高危场景仿真模拟测试等;对驾驶人而言,应进行高速公路自动驾驶测试相关培训。
截至目前,经过模拟仿真测试、封闭场地考核、测试综合评审等,百度和小马智行成为国内首批通过审核正式取得乘用车高速公路道路测试通知书的2家企业;主线科技和小马智行成为北京首次通过审核正式获得商用车高速公路道路测试通知书的2家商用车企业。
五大管理创新机制
保障交通安全
为了保障自动驾驶高速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政策示范区制定的高速测试安全管理政策,从应用监管技术、分阶段审核管理机制、测试过程安全保障措施、保险保障机制、高速公路测试技术规范等五大管理机制进行了创新。
政策先行区要求申请上路测试车辆搭载具备与测试道路RSU之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功能的OBU装置,将监管数据和实时数据接入示范区云控平台,实现车路协同与安全监管;针对商用车自动驾驶载物示范,需经过车辆货物半载、满载模拟测试两个试验阶段,审核通过后才能开展载物示范应用。同时,要经过规定里程的测试后,才能申请开展特殊时段和特殊天气场景下的测试;在高速公路测试过程中,要求测试车辆分三阶段配备前后随行车,每个阶段需通过审核才能撤随行车。相关测试道路设置多种提示标志,为混行的社会车辆给予提示;商用车每车须购买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并提交测试主体赔偿能力证明;通过增加包括高速公路危险场景等5项仿真模拟测试,作为封闭测试场测试的补充,采用实车测试+仿真测试的双重手段,完善车辆上路前的测试验证,全面提升上路安全性。
融媒体中心记者田艳军
企业受益
首批商用牌照助推
自动驾驶卡车规模化商用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田艳军)7月27日,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以下简称:政策先行区)发放首批高速公路道路商用车测试通知书,区内企业主线科技携手合作伙伴获首批商用车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将助推其自动驾驶卡车大规模商业化运营。
这是北京市首次颁发商用车自动驾驶路测牌照,主线科技以优异的测试成绩拔得头筹。此次主线科技分别携手智能物流生态合作伙伴京东物流&中国重汽以及福佑卡车&福田汽车取得两张路测牌照,除了进一步加速自动驾驶技术验证迭代,更将为实现自动驾驶卡车大规模商业化运营打下扎实基础。
作为北京经开区引进培育的人工智能国家高新企业及示范区“V伙伴”计划成员单位,主线科技发挥自身人才、技术与商业化优势,深度参与了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的实施细则制定、测试规程编制等建设工作。未来,基于充分的测试验证,主线科技计划于政策先行区内率先开展基于完全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物流商业化运营项目。
在此次商用车自动驾驶测试中,主线科技“TrunkMaster”表现不俗,该系统不仅快速实现了与两款国内主流重卡车型(中国重汽汕德卡以及北汽福田欧曼)的适配,并一次性通过了封闭与开放场景中的全部技术要求测试。目前,已有近百辆搭载“TrunkMaster”的自动驾驶卡车,在港口和高速干线物流场景进行运营和测试。
主线科技CEO张天雷博士表示,作为北京市首批企业获得商用车自动驾驶路测牌照,这是对主线科技核心技术与产业化能力的极大肯定。路测牌照是自动驾驶企业宝贵的试金石,是跨越技术栅栏,冲刺商业化竞赛中的助跑器,主线科技将与合作伙伴共同分享优势资源,加强业务协同与合作创新,共同迈向NATS新一代人工智能物流网络的新大陆。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