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钢铁侠 宣讲人:郝亚川
说起冶金工业,大伙都会给个“夕阳产业”“落后产能”的标签。现在,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大家,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一代又一代冶金人共同努力、不断付出,我们的冶金工业已经走上智能化,成为我国首屈一指的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已占全球的半壁江山。
是什么让冶金工业打了翻身仗?是科技的力量。在华南地区有一栋废旧厂房,由我们改造成办公室。监控员身着工作服,目光紧盯着荧幕组上的数据。这里是我们钢铁行业第一个智慧集控中心。中冶赛迪设计了这座中心。巨大的轰鸣声响彻在充满粉尘的厂房里,机器人正在火红的电炉旁进行操作。智能化改造后,原来1000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436人,原本分布4平方公里的办公区,变成了只有半个足球场大小。这个项目被权威机构评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我所在的企业是一家央企,是冶金建设国家队的领跑者,在引领行业进步的同时,还担负着核心装备国产化重任。
大家可能不知道,芯片厂对供电质量要求特别的严格,需要用到一种高端供电装备。世界范围内只有两家公司有这种装备,国内企业老是被外国人“卡脖子”。
2017年,国内一家民营企业,中标某芯片厂供电项目,但是这家企业没有这种高端装备。外商得意扬扬地说:“关键部分你们还是不行,不早晚还得来求我们么!”民营企业代表听了这话特别气愤,“我们一定要自力更生,研发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装备!”接下来这家企业跑遍全国寻找合作,然而因为技术难度大、风险高,迟迟找不到合作伙伴。就在这时,我们体现了央企的担当,勇敢地承接了这项任务,组建了以党员为主的研发团队。团队成立后,大伙感到非常兴奋,哈哈,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摆出一副大干一场的架势。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开发过程遇到了不少困难。有一项关键技术,实验总是做不过去,我们真是绞尽脑汁啊,加班加点尝试10多种解决方法,然而供电质量依然不合格,经历了七十余次失败后,大伙都快绝望了。关键时刻,我和团队中的几名党员顶住压力,主动站了出来,大胆推翻了原有技术路线并提出新方案,大家重新振作起精神,立即在实验室顶着40多摄氏度高温开展验证工作。就这样,我们反复尝试,最终攻破了十余项“卡脖子”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项目持续几个月,一直没有回家,有一天开会突然觉得头晕,然后开始呕吐。到医院一检查,低压120,高压190,医生把我留在了医院,我不敢告诉家人。躺在病床上,心里最想的是孩子。晚上爱人正跟我打电话,女儿在另一边抢过话筒:“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特别想你!”女儿的话触动了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我的宝贝,我多想陪在你的身边啊!我边想边哽咽着说:“等爸爸忙完马上就回去。”
技术攻坚结束了,回到家,女儿怯生生地偎在我怀里,小声问:“爸爸,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怎么老不回家呀?”
“哎呦宝贝儿,爸爸特别特别地爱你,因为工作忙才没有陪你。不过,你知道么,世界上最牛的钢厂是我设计的,世界上最牛的设备也是我开发的,爸爸是一名钢铁侠!”女儿睁大了眼睛看着我:“哇,原来爸爸是钢铁侠,就像奥特曼一样,爸爸你真是太棒了!”
听到女儿的话,我感到很欣慰,也有一些惭愧,但是我不后悔,我愿做新时代的钢铁侠,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让我的女儿在这个美好的国度里幸福地生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