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谢晨:因为专业 所以自信

谢晨.jpg

  有同事天天泡在阀门生产厂家,只为让产品尺寸精度达到小数点后第三位;有同事通宵达旦趴在显微镜前,只为从成百上千个膜片中挑出八个性能一致的飞行产品……

  “如果有人问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对‘谷神星一号’发射有信心?我的回答大体上是‘来公司的第一天’。”

  说这句话的就是星河动力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副主任设计师谢晨。谈到他与火箭的缘分还要到追溯到2019年的5月8日。

  那天,星河动力总裁刘建设对他说:“谢晨,想不想跟我们一起造火箭?”就是这句话改变了他工作、生活的轨迹,自此踏上了造火箭的征程。在此之前,他就职于中科院,却从没想过能与火箭打上交道。

  或许很难理解,一个造火箭的门外汉,怎么能第一天上班就有十足信心能让火箭成功升天?谢晨娓娓道来:“入职公司是个愉快而又感慨的过程,当时公司HR有事外出,因此,绝大部分入职流程都是刘哥亲自帮我处理的。令人动容的是,所有手续都开展得快捷、方便、灵活。作为一家创业公司的总裁,刘哥在百忙之中还能把我的入职手续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我突然萌生出‘谷神星’可能要成的念头。”

  正式入职之后的谢晨马上就见识到了星河动力的航天人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我看到了有同事为了赶进度,驱车八百公里去沈阳做试验;有同事天天泡在阀门生产厂家,只为让产品尺寸精度达到小数点后第三位;有同事通宵达旦趴在显微镜前,只为从成百上千个膜片中挑出八个性能一致的飞行产品;还有同事为了在规定期限内交付合格的产品,连续两个多月守在生产第一线,常常工作至后半夜……”提起来到星河动力的日子,谢晨滔滔不绝起来。

  2020年10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准备工作期间,有人问谢晨:“心情如何?”出乎意料的,他回答:“很平静。”问其缘由,他说:“因为我已经见识了所有覆盖试验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更见识了谷神星身后那一个个专业素质极高的工程师们,因为自信,所以平静。”

  2020年11月7日15时12分,“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并顺利将天启星座十一星送入预定轨道。一切是那样的水到渠成,这背后是星河动力许许多多个像谢晨一样的航天人努力的结果。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