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考今天至26日进行 这份考试提醒请查收 努力成为更好的考生 做陪考有方的父母
2022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于今天至26日进行,为确保考生顺利参加考试,考出好成绩,作为考生和家长,需要在考试期间做好哪些工作?
关于疫情防控9条须知请严格遵守
一、考生须按要求做好健康监测,每日进行体温测量并如实报告监测情况。如出现发热(体温≥37.3℃)、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泻、味觉异常、嗅觉异常、鼻塞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应立即向学校(报名单位)报告并及时就医。考生所在社区出现或解除封管控等情况,须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名单位)报告。
二、考生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应遵守北京市和所在区疫情防控规定和要求,做好自我防护,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跨区流动和聚集,不到人员密集和流动性较大场所,不前往中高风险等级地区,保持学校-家庭两点一线。
三、考生赴考途中应做好安全防疫工作,须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其他物品,同时做好手部卫生。考试期间送考家长不得在考点门口、周边聚集。
四、考生进入考点时须佩戴口罩,持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按照考点校要求保持安全距离,接受体温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考点,对于体温检测不合格的(体温≥37.3℃),可适当休息后再次测量,仍不合格的,经考点校研判,视情况安排在备用考场参加考试。
五、考生参加考试需全程佩戴口罩,进行身份核验时除外。考试过程中,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立即向监考员报告,并配合考点医护人员进行诊断。
六、考试结束,考生要按照监考员的指令有序、错峰离开考场,全程佩戴口罩,不得拥挤交谈,保持安全距离,要服从考点校工作人员引导,不得在考点校内逗留。
七、6月24日下午和26日上午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参加考点统一组织的核酸检测。
八、考试期间,考生要如实报告个人健康监测情况,对刻意隐瞒病情,不如实报告发热史、旅居史和接触史,以及拒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九、因疫情形势变化,可能会出现部分考生产生考点、考场变化等情况,学校老师或者报名单位将会点对点通知考生,考生和家长要保持电话24小时畅通,确保能够及时接收到相关通知。考生和家长如遇到各种问题和情况,请第一时间和学校(报名单位)联系。
关于考试细节沉着冷静避免无意违规
北京教育考试院中招办负责人提醒,在考场上,考生要注意细节,避免无意违规。
审清题目再下笔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对每道题,考生都要认真读题、严格审题,弄清题目要求,理清解题思路,找出答题方法。对较生疏或把握不准题意的试题,要多读几遍,读懂、读透再寻求解题途径。
考生拿到试卷后先不要急于作答。可用几分钟浏览试题,做到心中有数;心理压力较大的考生可不浏览试题,以免过于紧张。试题的编排一般是由易到难,所以一般来说答题也是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进行。遇到个别不会做的难题,可先放一放,不要长时间攻难题,毕竟考场上每分每秒都十分宝贵。
答完整张试卷后,如果时间允许,要一丝不苟地查缺补漏。另外,答题时还要注意卷面质量,做到用笔正确、字迹清楚、卷面整洁、画图规范、填涂准确。
答题需在相应区域
只能携带2B铅笔、黑色字迹签字笔等必需的考试用品进入考场,手机、电子手环、涂改液、修正带、电子存储设备以及其他无线电通信工具等考试违禁物品不得携带。考试时间以考点发出的考试信号为准。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后,方可开始答题。
考试过程中,要遵守考试纪律,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认真审题,仔细答题。考试过程中如有身体不适,要举手向监考员示意,听从监考员的安排。
要严格按试题要求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填涂或作答。未使用规定用笔答题或未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答案,均视为无效答案,不计成绩。答题卡要保持清洁,不要折皱、破损。条形码要按规定粘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出场别带草稿纸
进入考场后按准考证号(座位号)入座,将准考证及证件放在桌子右上角以便核验。在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试卷及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粘贴条码,准确、清楚地填(涂)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等栏目。发现试卷、答题卡分发错误及试题字迹不清等问题,要先举手,经监考员同意后轻声提问,在开考前报告监考员;开考后,再行更换的,延误的考试时间不予补偿;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不得向监考员询问。
考生不得将答题卡、试卷带出考场,否则按违规处理,交卷出考场时间不得早于当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考试结束前,要离开考场的考生要先按答题卡、试卷、草稿纸从上到下的顺序平放在桌面上,再举手提出离场,经监考员允许后才准离开考场,离开后不准在考场附近逗留。离场时,除文具、准考证外,考生不能将试卷、答题卡、草稿纸等考场上所发的任何考试材料带出场,否则按违规处理。
关于考试时间不要慌张牢记8个重要时间点
北京教育考试院中招办有关负责人提醒考生,在初中学考的考场上,有8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需要注意。考生进入考场后不要紧张,要听从考场工作人员安排,遵守考场规则。
考前25分钟
副监考员组织考生进入考场,检查考生准考证、身份证、考场存根的照片和姓名是否一致,是否与本人相符;同时检查准考证上考试科目和考场号是否与本场考试相符。主监考员在讲台前指导考生对号入座。考生可先自行检查随身携带物品,不要将违禁物品带入考场。
考前15分钟
主监考员在黑板上注明试卷的科目、页数、题目数量、考试时间及答题卡的张数、页数。
副监考员按座位序号向考生发放答题卡、草稿纸、条形码。此时,主监考员负责维持考场秩序并提醒考生答题卡填涂注意事项及答题卡上题号的排列顺序,提醒考生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是否与本人一致,并指导考生填写答题卡上的基本信息、正确粘贴条形码以及填写草稿纸基本信息。副监考员检查考生是否按要求填写答题卡及粘贴条形码。
填写完成后,考生在此时要把笔放下,等待分发试卷。
考前5分钟
副监考员开始分发试卷,主监考员维持考场秩序。待试卷分发完毕后,指导考生清点试卷,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提醒考生注意所有试题的作答均需按答题卡上的题号顺序和位置填涂、作答。凡未在答题卡上指定的题号位置填涂和作答的答案,都会被视为无效答案,不计入成绩。考生填好后把笔放下,等待考试信号。此时,考生不能提前答题,否则按违纪处理,取消该科目考试成绩。
考试开始
监考员发出“现在开始答题”信号后,考生才能动笔答题。
开考15分钟后
迟到考生停止入场。
考试结束前30分钟
准备交卷的考生可举手示意,经监考员收卷无误准许后方可离场。对于准备提前离开考场的考生,副监考员要先核对发给该考生的试卷、答题卡及草稿纸等数量无误,准考证号填写无误后再准其离开考场。考生离开后不能在考场附近逗留,也不能再以任何理由重新进入考场。
考试结束前15分钟
主监考员宣布“距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提醒考生注意考试时间。没做完的考生要加快答题速度。监考员还会提醒考生检查是否已将答案填涂、作答在规定位置。
考试结束
主监考员宣布“考试结束,考生停止答卷”。考生此时要立即停笔,把笔放在桌上,待考试材料收齐,监考员宣布离场后方可离场。考生要将考试材料排列好,从上到下依次为答题卡、试卷、草稿纸。
关于情绪调节努力成为更好的考生
作为初三考生,需要给自己减压。首先,正确认识焦虑;其次,调整对考试的期待值;最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优势,增强自信,初中学考虽然重要,但不能决定人生的成败。把初中学考当成对自己学习能力、考场应变能力、心态调节能力的考验,当成一次人生的重要洗礼,就会变得更加成熟,即使没有取得理想成绩,也会继续学习,更加努力。这次经历会让考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看到真实的自己、不断调整自己,明白人生就是这样面对变化、面临挑战,要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正确认识焦虑
适当的紧张焦虑情绪是正常现象,会让考生更加专注。但是过于焦虑,会让考生分心,总想自己考不好怎么办,越想越焦急,导致考试时不能发挥出正常水平。
对自己有适当的期待
认清自己的水平,不要有过高期待,可设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能力目标。不过分自责。父母、老师希望考生发挥出水平,而不希望因期待过高而失去自信,陷入焦虑。
给自己积极的鼓励和暗示
要给自己正面鼓励,增加正能量。如:“不管结果如何,我尽自己的能力来面对这次考试。”
掌握一些放松小技巧
感觉紧张焦虑时,可做冥想等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就是全身放松,排除杂念放空自己。比如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瘪下去,通过一呼一吸感受气体吸进和呼出。这样不仅调整神经系统、平静心情,也会让头脑清晰。
做陪考有方的父母
做父母不易,做初三陪考的父母更加不易,既要调整自己的状态,也要积极关注孩子的需求。初三学生父母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让孩子知道他不是在孤军奋战。愿每一位初三学生父母都能陪考有方,与孩子一起度过这段特别的时光。
用心倾听
倾听就是要多听、少说,而且要专注于听。父母要耐心听孩子说了什么,倾听时与孩子要有目光接触。
除了专心听,还要对孩子说的内容给予回应,比如:嗯,然后呢?后来怎么样了?是吗?还有呢?我想知道你的想法……回应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说的话很感兴趣,让话题得以继续。
产生共情
共情是指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理解和体会对方的感受,如同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父母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进行共情式表达练习:一是复述,复述的是事件,也就是把孩子说的事情进行提炼后讲述出来,并和孩子确认;二是反馈,反馈的是情绪,把孩子在事件中的情绪感受准确、不夸张也不淡化地表达出来。
共情可以非常好地建立和改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也能快速帮孩子排解消极情绪。
适度赞扬
父母真诚、有心的赞扬是孩子应对外界挫折和挑战的力量。很多父母不擅长赞扬孩子,生硬的鼓励更是让孩子觉得尴尬与苍白。
赞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简言之就是赞扬结果。比如孩子这次考试成绩很好,父母可以说:“你这次考得真不错,比上次进步不少,妈妈为你开心。”有时,孩子的表现没有想象中好,父母就要寻找其他赞扬的方面,比如赞扬孩子的动机,可以说:“孩子,在你不擅长的领域,你尝试了这件事,很勇敢。”还可以赞扬过程,比如:“在整个活动中,你坚持到了最后,为你的坚持点赞。”
暖心陪伴
在紧张的考试期间,温暖、平和的陪伴正是孩子所需要的。父母可以尝试写一些小纸条,放在孩子的枕边,或夹在孩子的书本中。还可以准备一本家庭日志,每位家庭成员将自己收集到的“小确幸”记录在上面,内容可以是名人名言、鼓励人心的话语,也可以是开心的事、好消息等。通过文字将鼓励和支持传递给孩子,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不善言语表达的父母。
转自《北京考试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