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民互动 > 常见问题

“贵族病”痛风 您了解多少

  东方医院经开区院区综合内科李方凯

  说起痛风,多数人都知道与进食海鲜、动物内脏、牛羊肉、啤酒等有关。在古代吃得起这些食物的都是贵族,因此,痛风被称为“贵族病”。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一“贵族病”越来越“接地气”,呈现平民化趋势。

  据统计,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已达1.8亿,其中,痛风患者近1亿,而且正以每年9.7%的速度增长。目前,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高尿酸被称为“第四高”,痛风也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

  尿酸超标易引发痛风

  人体血液中的尿酸是细胞嘌呤代谢的产物,在37℃、pH7.4生理条件下,血液中尿酸盐(即血尿酸)饱和度约为416umol/L(7.0mg/dl),当血尿酸浓度超过这一数值时,称为高尿酸血症。若血尿酸持续高浓度或急剧波动时,呈过饱和状态的血尿酸就会结晶沉积到组织中,造成组织学改变而诱发痛风。

  因此,痛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和肾功能不全。血尿酸水平持续增高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约5%-19%发展为痛风。

  痛风急性发作时的症状

  痛风急性发作的诱因最常见的莫过于高嘌呤饮食,尤其海鲜、动物内脏、牛羊肉、啤酒等,其他常见诱因包括疲劳、熬夜、创伤、受凉、剧烈运动等。急性单关节炎通常是痛风的首发症状,表现为关节局部发热、红肿及明显触痛,60%-70%首发于第一跖趾关节,90%患者该部位反复受累,其他常见发病部位包括足背、踝、膝、腕、肘等关节,急性发作时可伴有发热、头痛、恶心等全身表现。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剧痛如刀割样或咬噬样,影响站立及行走活动,疼痛进行性加重并于24小时左右达高峰。

  专科就诊合理检查

  痛风属于代谢性风湿疾病,患者在就诊时应该首选风湿病专科,如医院未设置风湿病专科门诊,可选择肾病科、内分泌科或综合内科有痛风诊疗经验的医生。痛风的常规检查分为实验室检查和功能影像检查,前者包括血尿酸、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24小时尿酸可以评估尿酸排泄水平,而关节液偏振光显微镜检查发现负性双折光针状尿酸盐结晶被视为确诊“金标准”;后者包括病变关节的X线、双能量CT、肌骨关节超声以及泌尿系超声等,其中双能量CT能直观反映尿酸盐沉积情况,肌骨关节超声在动态查看滑膜炎、积液量方面具有优势,目前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

  急慢有区别用药需谨慎

  痛风急性期的治疗目的就是迅速有效地控制急性发作,因此,抗炎止痛是关键。这里所说的“抗炎”是指非甾体抗炎药,常见药物如安康信、乐松、扶他林等,注意并不是所谓的青霉素、头孢类等抗生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要注意禁忌症。痛风间歇期和慢性期的治疗目的是控制血尿酸、预防复发和痛风石、保护肾功能,因此,降尿酸是重中之重。降尿酸药物分为抑制生成类和促进排泄类,常见药物前者如别嘌醇、非布司他,后者如苯溴马隆、丙磺舒。所有药物均有不同适应症和禁忌症,服药期间更不能随意减停,务必在医生专业指导下合理用药。

  最后,特别提醒在痛风急性期切勿擅自服用降尿酸药物,因为血尿酸的波动会导致急性发作期延长。

  饮食作息很关键

  前面提到痛风的急性发作与饮食和作息密切相关,因此,这两方面正是痛风一般治疗的关键所在。疫情期间人们长时间居家,饮食作息自然与以往大有不同,每天有各种珍馐美馔相伴,熬夜、睡眠颠倒非常普遍,同时缺乏必要运动锻炼,种种因素为血尿酸升高和痛风急性发作埋下伏笔。

  疫情期间痛风的防治不能放松,为患者朋友们提供如下建议:饮食方面,要注意荤素搭配,以低嘌呤饮食为主,尤其急性发作期一定要清淡饮食,待间歇期血尿酸降至相对安全水平(一般无痛风石者<360umol/L,有痛风石者<300umol/L)后,可少量进食肉类等中、高嘌呤食物;戒烟酒,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ml,有条件者可饮用碱性苏打水,避免饮用碳酸饮料。作息方面,早睡早起,避免熬夜疲劳,不要长时间坐卧,每天早晚15—20分钟锻炼,年轻人推荐慢跑、跳绳、瑜伽、健身操等,中老年人推荐散步、快走、太极拳、八段锦等。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