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能力应对新冠病毒变异
新冠病毒在不断变异中,今年以来,我国多起本土疫情由阿尔法、德尔塔等毒株引发,也曾出现接种疫苗后仍感染的病例。
那么,围绕变异毒株,民众有不少疑惑:疫苗还有效吗?面对变异株,是否有技术储备?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假期,是否还能正常出行?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热点问题进行释疑。
疫苗对变异株仍然有效
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在会上表示,我国疫苗对不同区域流行的各种主要变异株造成的感染和感染后的再传播都有明确的效果,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有显著的效果。总体来看,新冠病毒的变异到目前为止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稳定的,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异。目前的新冠病毒疫苗对各种变异株仍然是有效的。
郑忠伟介绍,我国已经在开展针对各种变异株疫苗研发的一系列工作。我国的疫苗研发单位已经开展了Gamma株和Delta株的灭活疫苗研究,目前临床前的研究已经完成,部分单位已经向药品审评中心提交了临床试验的申报资料。开展了针对不同变异株的广谱或多价重组蛋白疫苗的研究,部分单位也已经向药品审评中心滚动提交临床试验的申报资料。开展了针对Beta株、Delta株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的研发工作,部分单位也已经完成了动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实验,正在准备申报临床试验。郑忠伟表示,有了这些准备,即使将来万一发生了病毒严重变异,完全逃脱目前生产的疫苗的预防作用,也能够迅速研发并规模化生产新的疫苗。
多款疫苗研发进展顺利
郑忠伟介绍,疫情暴发之初,我们布局了5条技术路线推进新冠病毒的疫苗研发,包括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主要目的是确保成功率。
到目前为止,5条技术路线已实现临床试验的全覆盖,灭活疫苗已经有3款获得国家药监局附条件上市的批准,有2款经国家药监局同意开展了紧急使用。重组蛋白疫苗有一款已经获得国家药监局同意开展了紧急使用,目前有3款在开展III期临床试验,有5款在开展I、II期临床试验。腺病毒载体疫苗有一款已经获得了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还有3款正在开展I、II期临床试验。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正在进行II期临床试验,也已经开始准备境外的III期临床试验。
核酸疫苗,我国分别有一款mRNA疫苗、一款DNA疫苗,近期都已经获得了境外III期临床试验的批件,估计最近就能在境外开展III期临床试验。
针对变异毒株开展研发
郑忠伟介绍,各疫苗的研发单位从变异株出现以来,已经开展针对各种变异株疫苗研发的一系列工作。我国的疫苗研发单位已经开展了伽马株和德尔塔株的灭活疫苗研究,目前临床前的研究已经完成,部分单位已经向药品审评中心提交了临床试验的申报资料。
其次,开展了针对不同变异株的广谱或多价重组蛋白疫苗的研究,部分单位也已经向药品审评中心滚动提交临床试验的申报资料。此外,也开展了针对贝塔株、德尔塔株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的研发工作,部分单位也已经完成了动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实验,正在准备申报临床试验。
郑忠伟表示,这一系列的研究工作要按照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的程序开展。同时,我国有关机构也已经开展了针对变异株疫苗审评审批指导原则的制定工作,为审评审批做了一些基础性安排。有了这些准备,即使将来万一发生了病毒严重变异,完全逃脱目前生产的疫苗的预防作用,我们也能够迅速研发并规模化生产新的疫苗。
假期出行绷紧防疫弦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称,中秋、国庆假期即将到来,老百姓也有出行的打算和安排,但在目前全球新冠疫情流行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外防输入的压力依然很大。公众在出行过程中,依然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保持一定的警惕性。
另外,假期期间,不提倡聚集和聚会,尤其是不允许大规模聚集。公众在出行之前,要了解目的地的疫情防控等级,中高风险地区不能前往,如果自己所在地是中高风险地区,也不能出行。在出行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不扎堆、不聚集。本报综合报道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