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深化改革先行区 > 企业管理

双创大赛18个区外获奖企业落户经开区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孙艳平)“希望获奖企业搭乘创新创业专线加速发展。”12月14日,第八届北京·亦庄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在线上举行,共为30个获奖项目颁奖,其中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5个;并发布落地成果,目前已有18个区外获奖企业落户北京经开区。

  本届大赛以“三城载体、智汇亦庄”为主题,由北京经开区管委会主办,旨在以赛为媒,推动“三城一区”融合发展,承接“三城”及全球优秀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作为配合“三城一区”建设的创新创业品牌系列活动,该赛事将政府部门、平台机构、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创新联盟、金融机构等进行有机串联,已连续举办7届,今年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538个项目报名参赛。大赛分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新兴四大行业领域,历经激烈的角逐,最终共有30个项目荣获奖项。

  锚定高端产业,获奖项目以自主创新突出重围。“我们解决了玻璃窑炉用高档熔铸耐火材料进口被‘卡脖子’的难题,以自主研发推动这一新材料的国产化替代,助力中国高端玻璃行业高速发展。”河南省瑞泰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哲说。在此次获得一等奖的企业中,类似这样的创新突破还有很多。北京原语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打造企业级开源隐私计算平台,致力于为数据要素化时代打造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北京神舟智汇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军事模拟仿真系统,已在多个国家级重大项目和军事演习中得到应用;北京中科海势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SYCORE-TEX(毸酷)”轻薄保暖调温材料,在国内外居于领先地位;北京铁甲钢拳科技有限公司则成为中国第一家拿到订单的物流外骨骼企业。

  落地成果丰硕,18家区外获奖企业已在经开区落户。北京原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延凯说:“此次能够获得奖项非常开心,这是对我们的认可,也是激励和鼓舞,感谢经开区构建了良好的创业生态,希望借助这次活动能融入到经开区的生态圈,跟当地企业产生更多的合作碰撞。”当谈及今后的发展,李延凯的这番话也代表着很多获奖入驻企业的心声。爱化身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涂政说:“通过这次大赛,我们看到了元宇宙广阔的市场前景,也看到了经开区的未来,也坚定了我们扎根经开区的决心。”

  形成服务体系,八届赛事共引进落地企业项目百余个。数据显示,自2015年启动以来,经开区通过创新创业大赛一共吸引了4600余个项目报名,167个项目获奖,110个获奖项目在经开区落地注册;在历届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过程中,经开区集聚起投资机构资源200家,龙头企业50家,媒体资源50家,创新项目及企业达3000家,打磨出了以赛引才的创新服务模式。经由去年的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而落户经开区的北京威脉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已在此发展了约一年的时间,“经开区聚集了很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领域的企业,也有不少扶持政策。我们依托母公司研发的微创能量消融医疗器械产品,能更安全地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等病症,并且在医疗美容方面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现在,静脉产品已经提交了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申请。”该企业联合创始人兼CTO于昊说。

  引得来更要落得好,北京经开区又将如何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服务好落地企业?科技创新局局长蔡继征表示:“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基础创新体系,主要从实施创新主体的优化工程、创新生态优化工程、科技中小企业培育工程,以及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梯队企业培育、头部企业战略合作、开放共赢等方面开展工作,打造出‘亦庄科技’的品牌,助力建设一座创新气氛浓厚、营商环境一流的高端产业综合新城。”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