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深化改革先行区 > 企业管理

今年经开区首批107家国家高新企业领证书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孙艳平)“我们是今年第一批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在北京经开区的辅导和支持下,拿到证书既是对我们的肯定,也是激励。”水木医疗办公室副主任余小敏在北京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的高新服务窗口拿到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近日,北京经开区启动今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发放工作,首批107家通过认定的企业陆续来到政务服务中心进行申领。

  在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过程中,经开区可提供从咨询服务到发放证书等系列服务。作为一家致力于解决创新医疗器械企业产业化“最后一公里”难题的企业,水木医疗联合旗下子公司打造了“工程化研发+检验检测+临床试验+注册”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平台,随着创新实力的不断提升,该企业将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上日程。余小敏说:“在此前提交申报材料后,经开区的工作人员耐心地帮我们做了前期核查,一页一页地看资料并提出指导和建议,尤其是在技术成果转化等细节方面,让我们避免了因材料不足而未通过的风险。”

  不仅如此,创新服务进一步鼓励企业走好创新发展之路。亦盛精密半导体是一家IC制造成套零部件解决方案服务企业,覆盖硅、石英、碳化硅等多材质零部件的研发与批量制造,其中大尺寸硅电极产品解决晶圆制造厂对28纳米及以上工艺制程精密零部件需求“卡脖子”问题。该企业政府事务部经理杨帆说:“从政策宣讲到初审指导,经开区让我们在申报时少走了很多弯路。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不仅可以让公司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也为公司提升资本价值及市场价值,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等带来助力。”

  “形成更细致、多元的服务方法,我们将孵化培育更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经开区科技创新局有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还有127家企业通过北京市今年第二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且在北京市2022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第三批公示名单中,也有136家经开区企业上榜。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