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死守 以快制快 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 自愿申报 即报即评 即评即公布 动态管理 经开区创建无疫社区园区厂区挂钩年度考评
6月18日,北京市公布首批1360个无疫社区(村),北京经开区博兴街道亦城茗苑社区入选首批无疫社区名单。除了创建无疫社区,北京经开区还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无疫园区和无疫厂区的创建工作,并与年度考评挂钩。
多方携手共建无疫社区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主战场,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有效防线。社区作为居民健康和城市安全的“守门人”,不断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通过积极推进无疫社区建设,实现医防融合、防患未然。自5月28日北京市开展无疫社区(村)创建工作以来,北京经开区各个街道社区迅速响应,市民积极参与。各个社区高度的责任感、居民识大体顾大局的觉悟,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热心,对生活居住社区的关心,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在创建无疫社区活动中又一次得到充分体现。
“您好,请扫码测温,出示72小时内的核酸阴性证明。”记者在亦城茗苑小区门口看到,测温、扫码、示证、登记,卡口严格规范的防疫“四件套”是保证社区无疫的基础。居民无论是步行还是开车,进入小区积极配合各项防疫措施。保安、志愿者、社区干部等轮班确保24小时坚守岗位,守好卡口。外卖小哥、快递小哥以及非本小区居民进入小区时,都在值守人员引导下严格落实“四件套”措施方可入内。
无疫社区不是指“零病例”社区,而是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基本标准,确保一旦出现疫情能够及时发现、管控到位、处置规范、服务保障有力,确保社会面、非管控区不出现病例。创建无疫社区,最重要的是扫除身边的防疫盲区,不留死角,不留隐患,以化整为零的方式,为实现“四早”并防止病毒传播扩散设置一道道篱笆。
据记者观察,亦城茗苑社区除了严格卡口值守,还有其他创建秘笈,比如落实“双报到”机制,发挥在职党员的作用,调动社区党员、居民志愿者的积极性,组织动员各方力量支援“疫”线;科学配比消毒液、消毒频次,定期对卡口、核酸检测现场等重点点位进行消毒,对各类垃圾及时清运;对社区内的孕产妇和特殊病人进行登记,坚决保障特殊时刻的就医用药……
无疫社区靠大家,人人都来扎篱笆。高质量开展社区防控、织密织牢社区防控网,离不开社区工作者的努力,也离不开每一位居民的参与。居民们自觉维护社区内的环境卫生秩序,配合卡口值守人员的查验工作,非必要不出京、不聚集,自觉遵守“两米线”社交距离,携手共建无疫社区。“我们小区位列‘无疫小区’名单,觉得挺欣慰,特别有安全感。每天进入小区我都会自觉扫码测温,出示核酸阴性证明。一个人的力量看似微不足道,整个小区人的力量聚合起来就是不可战胜的,我们生活的家园需要共同守护。”家住亦城茗苑的刘先生说。
开展创建无疫园区、厂区
实际上,为切实保障经开区社区居民、企业员工健康安全和正常生活秩序,为经开区企业的持续稳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环境,除了无疫社区,北京经开区还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无疫园区和无疫厂区的创建工作。
无疫社区、无疫园区、无疫厂区按照自愿申报、即报即评、即评即公布、动态管理的原则开展。
其中,无疫社区评定工作由各街道组织实施,各社区通过经开区无疫社区线上申报平台进行自评申报,街道根据社区申报情况进行检查复核,填写无疫社区创建评分表和推荐表,提出初审推荐意见,经开区工委组织人事部进行复审,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评定,并报市级社区防控组、卫生健康委备案。
无疫园区评定工作由经开区科技创新局组织实施,各园区通过经开区无疫园区线上申报平台进行自评申报,经开区科技创新局进行检查复核,填写无疫园区创建评分表和推荐表,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评定。
无疫厂区评定工作由经开区营商合作局组织实施,各厂区通过经开区无疫厂区线上申报平台进行自评申报,经开区营商合作局进行检查复核,填写无疫厂区创建评分表和推荐表,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评定。
“本次评定不设名额,我们鼓励符合条件的社区、园区、厂区积极踊跃参与申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开区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无疫社区、无疫园区、无疫厂区创建活动,选树一批先进典型,营造全区支持、参与创建活动的浓厚氛围,同时经开区将无疫社区、园区、厂区创建与基层社会治理、精神文明创建、爱国卫生运动等结合起来,与每年的平安建设考核、抓党建述职述廉等考核评优挂钩,强化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的落实。融媒体中心李玉凤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