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问题不出厂 大矛盾不出区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实习记者 王莉娟)“疫情期间,我被隔离在家无法上班,老板有没有权扣我薪水”“老板说没钱,拖欠我工资怎么办”……职工如果遇到这些问题,可第一时间前往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寻求帮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经开区总工会依托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劳动争议调解的“第一道防线”功能,构筑起了“小问题不出厂,大矛盾不出区”的全域预防调解工作体系。目前,经开区已有285家企业成立了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工作人员特别热情,积极主动了解了我的诉求。针对我的疑问,也帮我咨询了专业律师,将相关法律条文清晰、通俗地做了解释,帮助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帮助下,因劳动争议产生纠纷的张先生和单位顺利达成双方均满意的调解方案。
为了让基层调解组织成为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一件利器,最大限度地将争议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疫情期间,经开区覆盖全区域的5个工会服务站都进一步明确了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的职能、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切实延伸了维权服务的触角。
“我们把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幸福亦城建设紧密相连。”经开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还加强了与经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对接,积极推动情况互通、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实现争议就近就地化解。”
由此,经开区总工会形成了“宽口径、大格局”的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领导运行体系和工作链条。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强调解平台体系建设的同时,经开区总工会高度重视队伍建设,面向全区企业选聘了一批具有一定劳动人事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背景的人员担任调解员。“目前,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员已达800余人。我们对他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并进行定期考核,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水平。”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经开区总工会去年共受理调解案件324件,其中结案323件,结案率达99.7%。正是基于高质量的职工维权服务,今年年初,经开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被授予首批“北京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称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