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走好三条路助推企业驶上发展快车道 以营商环境之变谋高质量发展
30余年,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8万余家企业选择北京亦庄,为什么?沿着企业来时的路,政策、平台和改革,共同搭建起北京亦庄的营商环境软实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企业家投下“信任票”,助推着一家又一家企业驶上发展“快车道”。
政策路
发布惠企政策
打造创新创业首选地
“我们实现了0-1的突破,未来也将实现1-100甚至更大突破性的进展。”海归博士谢良志再次肯定选择北京亦庄的正确性;SMC自1994年来到北京亦庄,从1个工厂发展到4个工厂和1个研发中心,晋级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配套的“百亿企业”;瓦里安用15年时间,在北京亦庄迎来1000台国产直线加速器的下线,还投资建设了瓦里安北京全球创新中心……
是什么吸引他们在亦庄开启创新创业旅程?是什么吸引企业扎根亦庄不断增资扩产?答案或许就藏在北京亦庄出台的一个又一个政策中。就在不久前,北京亦庄接连发布人才政策和外资政策。
“人才是第一资源。”北京亦庄出台新的“人才十条”2.0版政策,围绕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各个方面,为用人主体授权赋能、为人才松绑减压,通过打造“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构建具有一流竞争力的人才制度创新高地。
在服贸会期间,北京亦庄又发出“让外资企业更好地扎根北京亦庄,共享中国市场开放红利”的宣言。根据新发布的政策,北京亦庄将为外资企业发展提供“2(政策+措施)+X(扶持事项清单)”政策体系支持,涵盖经营发展、科技创新、产业扶持、载体支持、绿色低碳、金融支持、服务保障等全场景、全周期、全流程。
此外,最高5000万元支持的“科创二十条”,最高1200万元的上市奖励政策……打造政策工具箱,形成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也让更多企业“引得进、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好”。
平台路
做强开放平台
拓展产业生态“朋友圈”
12家外资企业与北京亦庄签下投资项目,6家国际平台决定与北京亦庄携手发展,超17亿元的航天火箭智能感知产业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服贸会作为中国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在今年的招商引资过程中,为北京亦庄带来亮眼的“成绩单”。
以会为媒,以会引才,以会促产,不仅抓住服务贸易对外开放机遇,在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北京亦庄也利用大会永久举办地优势,签约16个机器人高精尖项目。其中,北京亦庄吸引了人形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7个重点产业项目前来投资或增加投资,总投资额达35亿元,进一步完善机器人领域的产业链生态格局,引来多家企业感慨:“多亏了世界机器人大会的‘牵线搭桥’。”
以展会为平台链接优质资源,北京亦庄逐渐畅通企业入区发展的平台路。在HICOOL2023全球创业者峰会中,北京亦庄也通过驻点引才和主动深入参与其他专题活动等方式,贴近一线考察人才和项目,先后洽谈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智能制造领域的31个项目,并与9个渠道建立对接联系,涉及投资、人力资源服务、园区等方面,“战果”颇丰。
用好一个又一个展会平台,搭建起一座又一座推介桥梁,北京亦庄逐渐做强开放平台,联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扩容“朋友圈”。截至目前,北京亦庄已经吸引9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布局,招引1187家外商投资企业先后入区,汇聚起49个国家和地区8万余家企业的创新力量,形成“4+2+1”产业体系。
改革路
持续改革升级
打造市场主体成长“沃土”
“在经开区创新创业的这些年,高效的审批速度、贴心的政务服务、宜业宜居的城市环境,让我们印象深刻。可以说,是经开区一步一个脚印的改革升级,滋养着我们企业一步一个脚印的创新成长。”在服贸会中,这样来自企业的心声和评价比比皆是。
多年来,经开区作为北京改革开放的窗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率先进入行政审批改革“1时代”,实现“一件事、一个人、一次办”“一业一证”等12项改革举措在北京全市推广,以营商“软环境”支撑起发展“硬实力”。
新型食品“一品一策”许可机制,引导鼓励企业创新,以全环节联审联办模式填补新型食品审查依据空白,已帮助区内多家企业及时获得许可,打通新型食品准营“堵点”;制定经开区食品经营许可“云踏勘”工作指引,依托一网通办搭建“云踏勘”模块,打造“极简”审批服务,升级“极优”办事体验,已为百余家企业顺利获取食品经营许可证书;印发住所“零材料”改革工作方案,搭建“亦址通”标准化地址库,打通数据壁垒,释放住所资源……仅今年以来,经开区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就亮点频出、硕果累累。
今年4月,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6.0版改革方案发布,经开区被确定为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创新示范区。6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改革创新打造营商环境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正式对外发布,延续六大环境提升建设这一主线,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和企业群众获得感提升,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提出97项改革举措,其中有29项为先行先试改革举措。
据介绍,今年经开区将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产业项目落地保障、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国际化水平提升等方面重点发力,打造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新示范。“我们将始终围绕区域营商环境升级提效探索推行更多优质改革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为在经开区办事立业的居民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全新体验,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发力。”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道。
融媒体中心孙艳平黄巧维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