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深化改革先行区 > 企业服务

集中推介生物医药全环节服务体系助企发展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李玉凤)2023服贸会期间,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投资北京会客厅”活动,在召开的“打造更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生态”小型论坛上,北京经开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专班相关负责人推介了北京亦庄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

  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作为北京亦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经过长期的培育与积累,在亦庄新城225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了各类企业4200余家,在产业体系布局上,涵盖了创新研发、技术转化、产业化落地等全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聚集了拜耳、GE医疗、赛诺菲、阿斯利康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培育了神州细胞、加科思、长木谷等创新企业,布局了康龙化成、昭衍新药、水木医疗等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搭建了生物医药产业全环节服务体系。

  北京亦庄建立了纵横交织的政策支持体系,一方面出台了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前沿赛道的专项产业政策,支持产品临床研究、注册上市、扩建产线、产品出海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围绕科技、人才、金融、外资外贸等方面出台科技二十条,人才十条等,全方位保障企业发展。

  立足服务企业发展宗旨,北京亦庄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建立“一产业,一专班,一平台,一基金,一生态”的服务模式。为区内重点企业一对一匹配项目经理,让企业少跑一步路,少推一扇门,大大降低企业的政府事务成本。

  在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和创新生态上,北京亦庄加强顶层谋划,创新工作促进机制。落实国家、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编制实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建设“新药智造”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从强化创新、引优培强、规划空间、引育人才等多方面明确产业促进的任务目标。结合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梳理产业链条,制定产业图谱,抓紧布局细胞基因治疗、高端医疗装备等前沿技术赛道,首次对外发布“1+2”专项产业政策。吸引一批优质人才团队落地,主动招引上下游项目,初步形成区内产业生态圈,为产业迭代升级做好储备。同时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多样化服务企业,推动政企高效协作。

  北京亦庄紧抓国家药监局直属“六大中心”落地经开区契机,搭建部市区联动机制,推动创新服务站(亦庄站)进一步整合各项资源,加大对创新药品、器械注册上市的服务指导力度,带动地区产业活力不断提升。探索三医联动改革路径,依托区内包括同仁医院、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东方医院以及即将建成的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医联体”,提供连续一体化诊断服务,推动建立集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医药供给于一身的创新体制,加快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拿证、上市、进医院、进医保,实现研发到产业化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北京亦庄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鼓励各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器械创新企业来北京亦庄落地生根。我们为初创期、发展中的各阶段企业准备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条件,诚邀各位企业家来到北京亦庄创业发展。”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