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深化改革先行区 > 企业服务

北京经开区总工会将工会服务站打造成区域工会综合体 “部站合一”跑出职工服务加速度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娜)“感谢企业对我们的关心,感谢工会组织一直以来的关爱,‘娘家人’的温暖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持。”近日,收到北京经开区给予的大病医疗权益保障温暖基金后,松下电气机器(北京)有限公司的困难职工暖了心。这是经开区总工会实行“部站合一”工作体制,推动工作力量下沉、延伸服务手臂的一个实例。

  日前,北京经开区总工会通过工会服务站开展全区困难职工摸底调查。在中航技工业园工会服务站收到的松下电气机器(北京)有限公司工会的困难职工申报材料中,副站长贾怡审核发现,其中两名职工因本人患大病,一年内花费了大额度的医药费用。贾怡迅速与该企业工会联系,告知可以通过申请温暖基金取得一次性救助,并随即与经开区总工会权益保障处联系,指导职工完成了救助金申报工作。在“部站合一”机制推动下,很快,职工就收到了“温暖金”。

  2019年以来,北京经开区深化机构改革,原有60个行政机构精简为23个,建设管理范围从60平方公里增加到225平方公里,企业数量由3万余家增加到8万余家。“工会人员不变,服务对象增加了两倍多,服务面增加了近4倍,但对职工的服务质量不能降。怎么办?唯有改革。”北京经开区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说,此前,总工会与区内企业职工通过内设部门、各产业工会、服务站等3种途径联系,工作力量较为分散,服务布局有待优化。为紧跟专业化改革方向,构建优化协同高效机构职能体系,总工会根据机构改革后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的实际情况推陈出新了“部站合一”工作体制。通过科学配置职能职权,优化协同高效小部室大站所,将工会内设部门由12个减少到3个,区内工会服务站由4个增加到5个,把精简下来的人员充实到服务站。通过改革,总工会将工会服务站打造成了区域工会综合体,进行划片设置,把每一个企业工会都划到相应的服务站,并指派一名工会工作专员作为联系人,进一步明确职能、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提升整体效能。

  对于经开区总工会实行“部站合一”工作机制带来的效果,贾怡深有体会,“服务对象更加明确,更有利于集中力量推进建会入会,工作开展更加便利,将建会企业、工会联合会划分至每名工作人员,采用单人包干制,由固定的1名工作人员与基层工会保持业务对接,提升了工作效率。”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