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亦庄 > 深化改革先行区 > 京津冀开发区联盟

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图谱

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图谱1.jpg

  11月4日,以“协同创新、智领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在经开区开幕,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共同探讨行业未来。论坛展示创新产品,探讨产业发展路径,为经开区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作为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在前三季度实现产值380.4亿元,同比增长14.3%,继续领跑全市。

  新药不断涌现

  在格兰云天3楼会场入口处,来自经开区的生物医药成果被摆放在显著位置,作为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的突出成果展示出来。记者在现场看到,参会者纷纷前往展台询问1.1类新罗沙司他胶囊、利多卡因凝胶贴膏(得百宁)等产品的基本情况,了解用途。事实上,这些药物已经惠及患者。

  贴签,封柜。在4个月前,生物医药园珐博进厂区,几辆大货车将第一批新药由珐博进本土研发的首创全新作用机制(HIF)的创新药——罗沙司他胶囊运出了工厂,标志着中国患者最先在全球范围内用上了罗沙司他胶囊。

  珐博进(中国)执行总裁钟黎蕴华此前曾向本报记者介绍,罗沙司他不仅是一个药,也是一个平台,慢性肾脏病贫血只是该药的第一个适应症,按照珐博进中国的规划,目前已启动在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关贫血的二期临床试验工作,进一步拓宽罗沙司他的适应症范围。除罗沙司他平台以外,珐博进中国还致力于开发大分子平台,为胰腺癌、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和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找到更好的药物,而Ⅲ类医疗器械生物合成角膜项目也在研发过程中,预计2020年启动临床试验。

  同样亮相此次论坛展区的泰德制药科技项目总监刘健鹏告诉记者,年内泰德还将有一款降糖新药上市,公司在美国也有一个仿制药产品获批,未来每年大概会有2-3个新产品上市。据了解,泰德制药目前共有40多个项目在不同的阶段,开展临床的项目有14个。

  悦康药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6月,活心丸(浓缩丸)进入医保目录、入选中国家庭常备心血管药物,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而尖吻蝮蛇凝血酶这个1类新药已也进入三期临床。目前,悦康共有200多种规格药品从产线走进千家万户。

  一个月前,加科思自主研发、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小分子口服抗肿瘤药JAB-3312在中国获得临床许可,将于近期在中、美同步开展临床试验,这也是加科思继JAB-3068后第二个同时在中、美两国获得临床许可的药物。

  此后不久,祐和医药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其在研新药YH001的IND申请,进而将在美国进行临床试验。YH001单克隆抗体以CTLA-4为靶点,通过提高机体自身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强化肿瘤微环境中调节性T细胞(Treg cell)的去除,从而达到治疗多种肿瘤的目的。

  以聚集了200多家生物医药产业的生物医药产业园为例,该园区已经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正在实验室孵化、一批产品正在一期临床及二期临床、一批产品正在申报上市的可喜局面。目前,经开区聚集了各类生物医药企业1100余家,形成了涵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产业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

  力推硬科技上市

  此次论坛关注产业发展。上交所在《上市推荐指引》第三条指出,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这三种类型企业应当优先推荐,而这三种类型的企业与经开区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吻合。

  9月16日,上交所受理了经开区内企业神州细胞科创板上市申请,意味着经开区培育17年的企业,有望成为区内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神州细胞是经开区培育的本土企业,专注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遗传病等多个疾病治疗和预防领域的生物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自2002年神州细胞在区内创办后,从研发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化,神州细胞在经开区培育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成为一家领先的创新型生物制药研发公司。

  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在推动神州细胞上市的背后,经开区提供了保姆式服务。经开区全方位支持“种子”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全流程跟踪、保姆式服务,解决企业的切实困难。同时,建立“一人一企”工作机制,实现精准服务,全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帮助企业对接海关、税务、外汇管理等部门,针对神州细胞专门召开5次协调会,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助力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

  就在上周,经开区企业康龙化成发布公告称,收到了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核准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批复》。

  而在今年初,康龙化成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康龙化成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用于杭州湾生命科技产业园——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基地建设。通过此次A股市场公开发行并在创业板上市,康龙化成将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增强研发水平和科研容量。

  “政府的支持是公司能够迅速壮大科研力量和发展配套设施的坚定基石。”康龙化成相关负责人说,公司自迁入经开区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建设了12万平方米的自有园区,员工从几百人发展为今天的几千人。经开区还在人才引进和市政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公司优惠政策和扶持,帮助公司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并在行业中脱颖而出,最终成长为一家符合交易所股票上市条件的企业。

  去年,经开区还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建立全面、深入、长期的合作机制,提升经开区金融服务水平。加快拟上市企业的培育与引导,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助力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

  产业持续领跑

  1-9月,同比增长14.2%……虽然外部环境复杂,但经开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依然保持着强劲态势。

  两个月前,阿斯利康落子经开区,让人看到这里生物医药产业的能量。

  现如今,这里有包括拜耳、赛诺菲等世界百强企业,GE、瓦里安、岛津等国际医疗影像诊疗行业知名企业,施乐辉、捷迈等国际骨科领域领先企业,同仁堂健康、同仁堂科技等中医药龙头企业,形成了涵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产业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

  “面积不够,今年就得扩厂上马新的生产线!”虽然在寸土寸金的亦庄坐拥近2万平方米的园区,但瓦里安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张晓几个月前还是提交了一份扩厂方案。

  “美国总部高管每次来都惊叹这里的变化,惊叹中国发展速度。”张晓说,除了发展Halcyon,公司还要在经开区布局更高水平的生产线和研发中心。新的生产线将生产科技含量更高的直线加速器TrueBeam和VitalBeam。

  紧密跟踪重点企业运行情况,深入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按照一企一策原则为企业量身定制纾困措施,解决企业发展困难,在经开区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亦庄的生物医药产业在北京是跑在前列的,高端企业在亦庄落户发展,形成了人才集聚、企业集聚和创新要素集聚,这些有利因素像滚雪球一样,也让区域更具竞争力,同时也带来了活力。”清华大学副秘书长、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院长金勤献说。

  他也建议,要提高对接北京原始创新以及临床医学的能力,创造更好的环境,把顶级的研究资源、临床资源吸引来,形成机制,共同把原始创新到产业这条链打通。此外,要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紧跟前沿,在合作研究方面创造更多机会。

  下一步,结合北京市科技创新中心总体定位,经开区提出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集群,并重点围绕生物技术、靶向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检测、智能医疗器械、远程医疗等新兴业态,强化载体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引培重点企业。

  第二十三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为本土产业接轨国际按下"加速键"

  日前在经开区举办的第二十三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是聚集全球医药健康领域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展示并发布北京生命科学领域最新技术成果,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企业走向世界、接轨国际的重要平台。

  据悉,论坛已举办22届,始终以“透视产业现状,解决发展问题,构筑健康未来”为宗旨,为北京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论坛亮点纷呈,多维度阐述产业发展的现状,围绕全球药物创新趋势及布局、跨国医药公司研发视角下的中国策略、新技术发展对医疗科技的影响等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为新兴业态的融合发展提供思路。论坛还瞄准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解决制约医药健康产业创新的“卡脖子”问题,从创新研发、市场拓展、企业经营、投资管理等环节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本届论坛集中展示和宣传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阶段性成果,集聚产业创新主体针对一系列制约产业发展的痛点问题进行研讨,为多方交流按下“加速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