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深化改革先行区 > 产业发展

经开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至1084家

  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对2024年第四季度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进行公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79家企业入选。2024年全年,经开区共新增295家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截至目前,经开区共拥有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84家。

  创新驱动突破核心技术

  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专精特新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先锋,不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卡脖子”难题。

  “今年1月,我们自主研发的「孕早安TM」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联合检测试剂盒正式上市。”入选2024年第四季度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的北京博尔诚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产品作为博尔诚旗下“优生优育”管线一款具有强劲潜力的检测产品,可对子痫前期进行精准诊断、及时管理,与博尔诚已上市的B族链球菌(GBS)核酸检测试剂盒、TORCH五联卡产品联合使用,可提供妊娠相关疾病的全面检测,多指标联动,防治妊娠并发症,优生优育,从孕前、孕期到产后全周期守护母婴健康。

  “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加速市场拓展进程,不断升级重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创新检测产品和服务,拓展公立三甲医院的市场覆盖面,并逐步将癌症基因甲基化早诊产品推向院外场景。”该负责人表示。

  政策赋能培育创新沃土

  “公司成立短短三年,就获得了‘专精特新’称号,这离不开北京经开区的精细化扶持。”2024年第二季度被认定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碳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碳和科技”)总经理、技术总负责人李玉雪感叹道。

  碳和科技是一家专注于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煤层气(甲烷)、CO、H2等气体回收利用的技术服务型企业,在经开区的政策赋能和精准服务下,被培育成北京市创新型中小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北京经开区着力打造“四位一体”中小企业培育模式,聚焦政策惠企,打造了针对不同行业领域的普惠型政策、企业共性需求的要素型政策等,赋能企业发展;聚焦金融暖企,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总规模100亿元的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持续优化专精特新金融支持体系;聚焦创新强企,落实“科创二十条”“首台套”“专精特新、国高新十条”等引导措施,持续营造专精特新创新发展生态;聚焦平台育企,推动“专精特新服务站”落地、打造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高水平专精特新服务载体。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更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助力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的道路上加速前行,推动经开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队不断发展壮大。

  产业集聚推动协同发展

  “经开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意识强、技术实力雄厚,覆盖了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六大未来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聚度高。”经开区科技和产业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专精特新企业在各自领域深耕细作,通过技术创新和协同合作,推动了从研发到生产的全产业链发展。”

  被新认定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北京英创汇智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创汇智”),专注于中国汽车智能线控技术,在线控底盘领域拥有20多年的技术积累,并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不断完善产品矩阵,提升产品性能。同时将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构建更加稳定可靠的汽车产业链生态圈,争取快速成为全球智能汽车线控底盘领域的领军企业,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贡献力量。”英创汇智有关负责人表示。

  1084家专精特新企业犹如繁星汇聚,在产业协同创新、产业链优化升级、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携手并肩、协同奋进,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融媒体中心 李玉凤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