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深化改革先行区 > 产业发展

全市第一!经开区铸就国之重器新高度,44个产品入选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

  近日,北京市2024年第三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23个产品入选。“2024年全年,经开区共有44个产品入选北京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入选数量占全市30%以上,位居北京市各区之首。”经开区科技和产业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经开区在全市创新竞争中脱颖而出、领跑全市创新高地的有力彰显,更是经开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体现。

  创新驱动 铸就国之重器“新高度”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是指国内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装备产品,代表着装备制造行业的最高水平。经开区入选的44个产品涵盖集成电路、半导体、医药健康、交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特色智能专用装备、高端能源及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每一项都是“国之重器”的代表。

  北京云驰未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驰未来”)自研的中央网络控制器L3500(三模OBU)凭借创新性与先进性,成功入选《北京市2024年第二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据云驰未来有关负责人介绍,该产品是面向车路协同领域网络互联的核心设备,采用全车规级芯片方案,可为车路协同提供高可靠网络互联和安全能力。目前,三模OBU-L3500已应用于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通过对自动驾驶车辆各类实时数据采集、分析与安全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极大提升了交通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为示范区自动驾驶的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们公司自研的新能源并网性能检测装置,入选《北京市2024年第三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传麒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顾伟峰表示,“这款产品主要应用在风能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的电能并入国家电网前的并网性能检测领域,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目前已获得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软件著作超20项,已在青海、内蒙古、云南、北京等多地落地应用,在新能源并网性能检测领域的市占率约35%。”

  作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经开区始终将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成果的转化,不断铸就国之重器“新高度”。

  科技引领 点燃产业升级“新引擎”

  重大技术装备作为国之重器,是高质量创新创造、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载体。经开区多项重大技术装备入选北京市首台(套),不仅是其推动企业创新、培育先进产品的重要抓手,更是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

  深耕医药健康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木谷”)自主研发的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系统、人工智能关节置换手术模拟软件成功被纳入北京市首台(套)。长木谷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系统于2024年8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搭载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汇聚了超百名全国专家的智慧与经验,通过数百万病例的不断深度学习与成长,由“数智脑、数智手、数智眼”精妙融合而成,三位一体模拟资深骨科专家的能力,将术前人工智能制定的个体化手术方案在术中精准完美实施。人工智能关节置换手术模拟软件于2023年10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采用国内首创的深度学习技术,对符合格式的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分割,自动识别解剖位点,辅助医生进行髋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模拟,可提高人工关节安放的精准性,减少术后并发症。

  “我们企业自主创新研发集成的一体化高精度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设备MT400M,面向鞋模、3C、汽车等工业用户定制开发,对标并集成行业同级主流机型设计优势,被纳入《北京市2024年第三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中航迈特增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道,MT400M搭载自研Avi- Pretreatment预处理软件、Avi-Control设备集成控制系统软件,工艺参数全部开源设计,突破软件“卡脖子”难题,设备运作过程高度智能;同时,设备支持配备自研Avi-APSS集成式粉末循环系统及MT-PLM 3D打印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可实现同种粉末打印条件下,多台套设备同时作业,生产各环节全面互联、数据共享,满足工业用户连续化、规模化生产需求。目前,该产品已顺利应用于3C、鞋模等多个领域,充分释放国内金属3D打印装备技术优势,实现核心装备国产化替代,助力制造行业降本提效。

  政策赋能 打造未来增长“新极点”

  环境优,则企业兴。多家企业产品入选北京市首台(套)的背后,是经开区优质营商环境和惠企政策的托举和赋能。

  “在申报征集、政策宣讲和后期申报资料指导等各环节,经开区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凭借自研的大尺寸多电子束选区熔化增材制造设备Qbeam S600、电子束选区熔化增材制造设备Qbeam S350入选北京市首台(套)的北京清研智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研智束”)有关负责人表示。清研智束入选北京市首台(套)的两台设备,能做到传统工艺做不到的事情,解决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痛点问题。其中,Qbeam S600设备是全球首款阵列式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首次实现了阵列式电子束3D打印。

  “经开区得天独厚的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为我们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有力支持。”凭借自研的全球首个全流程隔室脑血管介入手术辅助操作系统——VAS HERO 20入选北京市首台(套)的北京万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作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万思医疗VAS HERO 20突破性地实现了血管介入手术的全流程隔室化操作和对导管、导丝等通用介入手术耗材的“亚毫米”级别精准控制,重塑了以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为平台的临床场景全流程解决方案,助力构建创新驱动的新质医疗生产力。

  近年来,经开区着力提升创新能级,通过加大创新企业培育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加力提升金融赋能实体经济质效等多种举措,在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上展现亦庄作为。自2021年北京市开展首台(套)产品认定以来,经开区已推动区内85个产品入选市级首台(套)目录。

  未来,经开区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动更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为加快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融媒体中心 李玉凤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