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深化改革先行区 > 产业发展

未来黑科技产品今年出货量有望突破120万台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李啸)机器设备高速运转,工人各司其职、有序作业……近日,记者走进未来(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FUTURUS”)北京智能生产基地,只见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一台台HUD(抬头显示)产品正在这里走下产线。

  FUTURUS执行副总裁尉鸿轩介绍道:“去年,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头部车企达成了定点合作。今年,我们的HUD系列产品将在多款新车型上量产上车,累计出货量有望突破120万台。其中,全球首款基于多焦面光场技术的车载增强现实产品——光场ARHUD将于一季度量产上市。”

  “汽车智能化的核心是自然而合理的人机交互。相较于传统的仪表盘和中控大屏,HUD技术可以将导航、车速等关键信息显示在驾驶员视野前方的挡风玻璃上,使交互更加便捷安全。”尉鸿轩介绍道,作为国内首批将HUD产品带入量产的企业之一,FUTURUS已形成以汽车前挡风玻璃为介质,以光场光学、计算光学、全息光学、微纳和衍射光学、波导光学、自由曲面光学、AR增强现实引擎等技术为核心的汽车HUD产品系列,覆盖WHUD、ARHUD、全车窗PHUD等诸多产品线,可适配L2到L5不同自动驾驶阶段的用户对车内智能交互的需求。

  在市场布局上,2022年,理想L9正式发布,车辆取消了传统仪表盘,而是配有一块13.35英寸的超大尺寸HUD,这一首创设计引领了“HUD取代仪表”的行业浪潮。尉鸿轩表示:“理想L系列车型所搭载的智能WHUD产品正是由我们所提供。截至目前,我们累计为其提供了超过71万台产品,获得行业和市场的广泛认可。”据悉,为保证WHUD产品的画质,避免驾驶员出现眩晕感,FUTURUS不但自研了专利的PGU(图像生成单元)技术,解决了画面质量和热管理冲突的难题,还自研了光学设计工具,解决挡风玻璃和自由曲面镜的设计难题,专门针对人的感官体验,建立人的主观感受与数学函数之间的关系,设计工具定义了数万个优化函数,用来优化光路里所有光学元件。

  聚焦行业发展前沿,由FUTURUS自主研发的光场ARHUD,基于多焦面光场成像技术,配合空间运动姿态捕捉及延时补偿算法,能够实现智能驾驶信息、数字化地图导航信息与真实世界道路环境和路况的精准融合,提升了智能驾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尉鸿轩说:“目前,我们的光场ARHUD已经与国内多家头部新势力车企、吉利集团旗下多款车型达成项目定点合作。今年3月,蔚来ET9将开启交付,这也意味着该产品将正式量产上市。”值得一提的是,光场ARHUD将由FUTURUS位于北京经开区的北京智能生产基地进行组装量产,该基地年产量可达50万台。

  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继电动化之后,汽车行业正在迈向智能化竞争的“下半场”。尉鸿轩表示:“我们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围绕市场需求持续迭代HUD产品供给,例如全息HUD等,秉持着‘让每一辆智能汽车成为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全新窗口’这一使命,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智能的驾驶体验。”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