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深化改革先行区 > 产业发展

纾困政策助力中小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退税减税、财政补贴、融资支持……今年以来,我国围绕精准“输血”科创小微企业,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落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据悉,下一步将深化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孵化机制,加大金融资源与服务整合,为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提供精准化、智能化服务。

  纾困与激励并举

  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升到100%、增值税留抵退税、发放科技创新券……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通过各类财政支持举措,持续为中小企业纾困减负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也在借助资本市场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申请挂牌新三板企业203家,远高于去年同期的47家。203家新申请挂牌企业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达40家,企业2021年平均研发费用1263.34万元。新申请挂牌企业多集中在专用设备制造(30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28家)、计算机和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17家)、通用设备制造(14家)等领域。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经济体系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市场主体,是创新体系中最具潜力、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对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意义重大。”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这样表示。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今年以来,在科创型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据了解,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通过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大数据平台,联合多家金融机构推出创新型融资产品,并发布面向全国专精特新企业的纯线上信用贷款。

  针对科创企业以专利为主、抵押物不足等轻资产特点,银行机构也在积极研发科创贷产品,创新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排污权质押、收费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订单贷等创新模式,搭建针对科创企业的专项服务体系。

  根据全国工商联“助微计划”推进情况报告,在产品设计上,银行机构结合科创企业特性开展专项研发。在服务体系上,银行机构通过与地方政府以及产业园区、交易所等机构合作,为优质科创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进一步优化政策体系

  业内人士认为,针对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应优化现有政策体系,形成政策合力,重点从财政、金融、科技等方面加强对科创小微企业的支持。

  在培育赋能兴科创方面,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乐江表示,要加强面向小微企业创新需求的金融产品创新,针对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科创企业的特点,采取差异化服务,为科创企业提供相伴成长的金融服务。

  全国工商联提出,将会同有关方面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深化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孵化机制,加大金融资源与服务整合,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精准化、智能化服务。

  “下一步将调动各方资源,规范发展供应链存货、仓单和订单融资,同时持续推进面向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创新产品试点工作,助力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在专利转移转化方面,目前存在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难”和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的“两难”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表示,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推进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和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实施,并从高校院所供给侧和中小企业需求侧双向发力。

  吴琦等专家建议,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财税支持力度,对中小企业上云、数字化设备/服务购买等进行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用好用足就业补助资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等政策。进一步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打造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多渠道融资。此外,出台鼓励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人才引育的政策文件,促进科技成果的高水平大规模创造与有效转化应用。深化校企协同创新,鼓励和支持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新型创新联合体,支持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技术中心。

  转自《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