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深化改革先行区 > 产业发展

走进园区看发展 产学研深度融合企业频传佳绩服务模式全国领先 九大公共平台同频共振构建创新生态

b94c25fc-a3ec-4cb5-b4cd-7133388b0288.jpg

  汇龙森科技园的一名药企研发人员正在试制新药。融媒体中心吴江/摄

  数字精准医疗的“近红外荧光成像系统”获批上市,亿一生物完成新一轮7000万美元融资,产业计量技术创新中心服务模式入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典型案例……今年以来,北京经开区汇龙森科技园的企业频传佳绩,汇龙森更是入选《北京经开区2021年度产业园区发展质量报告》发展质量得分前五名单。

  作为北京经开区的首家国家级企业孵化园,优质企业层出不穷,建设规模也从一万多平方米扩增至三十万平方米,汇龙森科技园做对了什么?透过园区20年来的发展历程,以产学研合作为观察切口,或许可以一探究竟。

  9大平台

  ◆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新医疗器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先进陶瓷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综合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智能硬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国际医疗技术创新转化平台◆产业计量技术创新中心

  做好服务从一座烂尾楼起步

  汇龙森科技园的故事,起源于20年前位于北京经开区中和街上的一座烂尾楼。

  2002年,北京市科委发布企业孵化器扶持政策,对于想要建设企业孵化器、培育企业发展的汇龙森国际企业孵化(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泳来说,站上了政策风口。新建项目来不及,他便在北京经开区推荐下,收购了一个烂尾楼,开始设计、改建企业孵化器项目。

  随着硬件设施建设完毕,如何吸引企业入驻?“作为企业孵化器运营单位,为入园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是第一要务。”刘泳说。在北京经开区支持下,汇龙森科技园形成了最早期的服务包,涵盖工商注册、税务办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全方位代办服务。与当时市场上动辄需要几万元的工商注册代办费不同,汇龙森科技园免费为企业提供核心业务以外的各项服务,以此吸引企业“拎包入驻”。如今,汇龙森科技园已经引进、培育并向北京经开区输送了神州细胞、康龙化成等生物医药知名企业,华测检测、唯迈医疗、亿一生物等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也扎根壮大起来。

  两个能力组织资源要素整合

  “在服务升级的不断探索中,我们总结出企业孵化器要打造两个能力:组织资源的能力和要素整合的能力。”刘泳说。当园区聚集起越来越多同领域企业后,如何盘活市场和产业链资源、研发生产要素,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和增长点。为了能更好地疏通产学研合作壁垒,以此解决行业共性问题,汇龙森科技园将搭建专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作为破题思路。

  走进汇龙森科技园的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细胞实验室为代表的各个先进技术实验空间中,拥有能够完全满足细胞研究相关的洁净实验条件以及实验、检测设备。“对细胞研发型企业来说,单独建设实验室和购置相关实验设备至少需要上百万元,同时也需要花大量的设计、建设、采购时间。通过租用我们平台的实验室和设备,只需要支付少量使用费用,极大减轻了初创企业的研发成本负担。”该平台有关负责人说。不仅如此,依托平台链接的高校院所、金融机构、服务机构等资源,汇龙森还能为企业提供早期研发验证、后期注册认证、市场渠道对接等全流程服务。

  二次开花引聚成果转化落地

  在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启发下,汇龙森科技园越来越意识到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同时,该园区聚集着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材料、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领域的600余家企业,也陆续成为新平台入驻共建的一大引力。

  2021年10月,北京市产业计量技术创新中心在园区启动建设,这是全市首家产业计量技术创新中心。“产业要发展,标准和计量须先行。我们通过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就近满足区内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方面的服务需求,打造源头培育-资本催化-中试扩大-量化推广-技术转移的科技协同创新平台。”该计量创新中心总经理徐科英说。经产业计量中心孵化合作,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的新型血压测量仪及分析系统项目正在北京经开区进行转化,以此为核心技术产品而成立的公司也已落户在汇龙森科技园。自成立以来,产业计量中心已累计开展标准、计量、检验检测等各类技术咨询和服务100余次,服务北京经开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企业60余家。

  依托北京市产业计量技术创新中心,汇龙森科技园联合园区企业——远大恒通,共同搭建太赫兹生物医学创新平台与无损检测新技术创新平台,实现了在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的“二次开花”。太赫兹被誉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在无损检测、生物医药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远大恒通最初是基于首都师范大学太赫兹光电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而成立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公司,致力于发展以太赫兹与红外为核心技术的产品研发和行业应用、全光谱无损检测新技术解决方案定制等。“迁入汇龙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想依托园区资源,更快更好地进军生物医药领域。疫情期间,我们通过租用创新医疗器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设备,完成了不少研发工作。”远大恒通副总经理兼CTO金玉环说。由于检测和计量相辅相成,太赫兹生物医学创新平台与无损检测新技术创新平台的成立,将进一步提升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能力,引聚更多企业。

  蓄一池好水,养好一池活鱼。截至目前,汇龙森科技园已经建起9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北京经开区搭建的“概念验证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样中心-中试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全环节服务体系中,汇龙森成为重要一环。“未来,面向高科技园区建设,我们将以更全方位的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产学联动、开放创新的产业生态。”刘泳说。融媒体中心孙艳平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