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深化改革先行区 > 产业发展

利用党校搭平台 围绕发展热点开发教材 深度挖掘实践案例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亦庄经验”

  作为党员教育的主阵地,北京经开区工委党校、北京市非公经济组织党校自挂牌以来,先后举办25个培训班次,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始终坚守“实事求是”“改革创新”,持续发力“五个聚焦”(聚焦理论教育、聚焦党史学习、聚焦党性修养、聚焦发展实践、聚焦能力提升),重点开发“亦庄实践类”课程,打造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亦庄经验”,为全方位推动北京经开区高质量发展贡献红色力量。

  经开区工委党校:夯实党员干部教育“红色阵地”

  “作为一名基层宣传人员,结合提高执政本领进行了党史学习,让我深刻领悟到社区工作其实就是要搭建和居民的‘连心桥’,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服务在一线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眼下正值疫情防控阶段,做好社区人员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等工作十分重要,然而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群众对政策不理解的情况。参加完工委党校研讨课程《提升实际工作执行力》之后,社区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对自己的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在落实培训任务的过程中,工委党校科学设计课程,通过“五个聚焦”打造精品班次,让学员能够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夯实理论基础,在了解首都及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同时,全面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此外,创新多种讲课形式,组织学员赴怀柔科学城创新小镇、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中关村村史馆等地进行现场教学,切实实现了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基层治理“小切口”,为民服务“大变革”。为聚焦新时代发展主题及领导干部本领新需求,除了党史党建基础知识类课程,工委党校努力构建了专题化、系列化的教材体系。围绕数字经济、基层治理等热点,编写了《数字经济资料汇编》《接诉即办资料汇编》校本教材,并在2022年第一期中层管理岗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加入了“疫情防控和接诉即办”教学单元,切实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数字经济、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进一步体现了落实新发展要求下的党校力量,夯实了红色“主阵地”。

  “这里曾是经开区首个自建办公楼‘小红楼’,如今为经开区的区史馆,馆内以珍贵的文物和图像资料系统梳理了一代代经开区建设者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创业、改革创新的奋斗历程。”用好红色资源,讲好身边红色故事。自工委党校成立以来,一批批党员干部走进区史馆,真切感悟“小红楼精神”,领悟经开区留下的红色印迹。

  北京市非公经济组织党校:发挥企业党建“主渠道”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既要遵规守矩、认真做事,又要敢于尽责,勇于担当。要牢固树立执行观念,敢于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不断探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做到党的建设和企业发展‘两手抓、两促进’。”参加完“两新”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班后,悦康药业集团党支部书记朱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去年6月,北京市非公经济组织党校在经开区工委党校挂牌成立。成立以来,北京市非公经济组织党校精准聚焦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党员、企业家等重点人群,面向培训对象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开展针对性培训。立足经开区发展实践,北京市非公经济组织党校重点开发打造了“亦庄实践类”课程,以理论学习、实践引领、产业发展、创新生态、廉政警示、区史教育等六个精品课堂为核心,让学员更加深入了解经开区的经济战略布局及产业发展情况,形成了专业化的非公党校教育体系。

  在教学创新的同时,北京市非公经济组织党校坚持以案例挖掘为抓手,让创新内容服务党校教学。“我们积极搜集党建工作优秀案例,通过‘课程开发+非公党建研究’的方式,为非公党建研究积累实践资料。”党群服务中心教研处处长杨国苹介绍。据悉,目前北京市非公经济组织党校已完成《嘉捷党委——打造经开区特色园区党建样板》等优秀案例课程7门。

  “三天的专题党课和党建工作交流使我受益匪浅,让我获得工作动力和工作能力的同时,感到了身上沉甸甸的担子,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公司党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非公经济组织党校学习交流结束后,金风科技北方党委委员彭林感慨说,“培训班充实而短暂,给大家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培训结束了,大家的交流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去年,北京市非公经济组织党校举办了5次培训班,共有504位非公企业党员进行了培训学习,所有班次中都开设了“书记论坛”,先后邀请顺丰党委、中芯北方党委等在全市甚至全国有影响力的非公企业的书记委员走上讲台,向学员传达理论教育与实践经验,切实加强了培训交流互动。

  融媒体中心实习记者王莉娟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