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空间创新 助力产城融合 亦庄新城“先租后让”经验将全市推广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娜)近日,北京经开区正式印发《亦庄新城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意味着“先租后让”工业用地使用改革经验将正式向全市推广。《办法》进一步完善了亦庄新城工业用地“先租后让”试点阶段政策,解决了政策试行中存在的契税缴纳、租赁期抵押等现实问题,鼓励空间创新,助力实现产城融合。
作为产业功能区,北京经开区在2020年率先在全市探索新的土地出让模式,出台了《亦庄新城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实施办法(试行)》,探索“出让”前的“租地模式”,也就是说,企业首期以租赁模式开展生产经营工作,租赁期最长不超过5年,只有达产才能按规定申请转出让或续租。
“‘先租后让,达产出让’的方式是让土地资源供给真正投产、有能力达产的企业,集约了土地资源,为高精尖产业重点项目留足产业化空间。”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传统土地出让方式相比,‘先租后让’方式降低了我们的用地成本,有效缓解了企业投入资金的压力。项目投入运营后,利用营收现金流购买项目用地使用权,有效缓解了企业现金流压力。”经开区引进的高端智能制造协同研发创新平台项目——北京亦庄京广协同创新产业园项目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项目用地如果按传统土地出让方式出让20年,土地出让金需4500万元,但按“先租后让”方式先租5年,土地租金仅为1100万元。租赁期内,企业仅支付租赁费用即可,这就极大节省了企业的前期投入成本,有更多的资金来开展技术研发,同时,“达产出让”的模式也倒逼企业将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通过‘先租后让’这种精准供地模式,我们进一步破除了土地要素供给瓶颈制约,大幅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有效改善营商环境,为留住优质企业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腾出了更大空间。”经开区开发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从2020年9月30日经开区挂牌供应第一宗“先租后让”工业项目开始,目前,经开区已形成了“50年(国家战略项目)+20年弹性出让+先租后让+国企公司代建标准厂房+产业用地城市更新”的五级产业链供地模式。
《亦庄新城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实施办法》主要修订内容
1 补充、细化了不同开发建设阶段土地使用权的收回原则
租赁期内因竞得人自身原因无法自用的,细分四类情况约定土地使用权收回原则;租赁期内因政策或不可抗力原因无法使用土地的,全额返还土地租金;出让期内,竞得人无法自用土地的,返还其剩余年期地价款。
2 明确了“先租后让”项目的契税缴纳规则
租赁期免交契税,达产出让后,以租金与地价款之和为基数计取契税。未转出让的,不追缴契税。
3 增加了租赁期抵押行为的约定
承租人征得开发建设局的书面同意后,可办理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构筑物抵押。
4 实行多部门综合考评制度
经开区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按照“谁提出标准、谁评估考核、谁履责监管”的原则,依据《入区协议》的约定,组织评估考核。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