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深化改革先行区 > 产业发展

优势产业强化创新链 新兴领域打造产业链 双链融合升级新智造 北京经开区“链”出产业发展新动力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是以科技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北京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之一、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北京经开区通过在拥有规模效应的产业强化创新链,在前沿高端和尚为薄弱的领域打造产业链,并利用承接国家战略性任务的机遇深化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大生力军。

  ■立足当下补“链”强“链”

  3月17日,《中国专利能力领先企业(2017-2021)榜单》发布,这份首次以5年为观察期针对国内企业原创能力做的深度观察报告显示,经开区企业京东方位列前三。而仅仅隔了一周,市场调研公司StonePartners就表示,京东方今年一季度柔性OLED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020万片,较2021年同期的1160万片增长74%。

  这些成绩绝非偶然,根据企业月初发布的业绩快报称,京东方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供应商,去年净利润增长超过4倍。

  实际上,电子信息作为北京经开区的传统强项,经开区一直通过不断补“链”强“链”延“链”,逐步将其打造为国际市场最具竞争力和规模优势的产业链之一。

  冬奥会上京东方的“黑科技”超级地屏和雪花火炬让世界为之瞩目。这个叹为观止的背后不能不提到集创北方。“显示芯片是控制显示器成像的神经中枢,高性能的显示芯片,才能实现高质量的显示效果。”集创北方有关负责人说,在冬奥开幕式中,冰瀑、冰立方、地屏和两侧看台等LED屏幕背后,均使用了集创北方自主研发的ICND2153和ICND2055两款芯片。

  目前,集创北方LED显示芯片在全球LED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0%。这背后,是1300余项自主专利的加持。这家北京企业凭借显示芯片关键技术“零”的突破,一跃成为全球领先的显示控制芯片龙头企业。

  无数个这样的“小巨人”,聚集在龙头或骨干企业周边,合力构建起一个蜚声中外的产业链。在今年的管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将通过一个产业链加一个创新中心的建设模式为引领,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先发展。集创北方的产业基地今年有望投产,而刚刚公布今年前两月订单暴增60%的北方华创新的产业基地也奠基了。

  破千亿的产业集群领先发展,伴着春风给出了令人欣喜的答案。

  ■着眼未来引“链”造“链”

  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将发展氢能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欧盟、日本、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地均出台政策,意欲抢占氢能产业制高点。

  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之一的北京经开区,不能也不会错过这场“盛宴”。3月23日下午,北京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与北京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共耕氢能产业,助力氢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实际上,北京经开区早在2020年就开始布局氢能产业。在推进“两区”建设的背景下,北京经开区编制了高端汽车与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图谱,摸清强链、补链目标,开展精准招商,着力引进氢能企业项目,华丰燃料等相继落地入区。

  目前,北京经开区已在氢能关键领域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而在氢能产业下游的应用领域,既有推进技术成果和标准上车的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也有进军氢能汽车推广销售的北京润沃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创中心去年凭借自主研发的车辆,成为北京市第一个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整车公告上榜者。

  全球氢能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正在滚滚而来。这一轮清洁能源的科技革命,有望改变世界能源工业发展格局。已有一定优势的北京经开区,正抓住氢能产业布局的重要窗口期,力求高起点,深度参与全球氢能产业合作分工。

  就在氢能产业链蓄势待发的时候,一个正在迅速成长的智能信创产业链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醒目LOGO。近日,搭载着统信操作系统的笔记本电脑实现了开机时长14秒的飞跃性突破,破解国产系统“开机慢”等痛点,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而这款操作系统的研发企业正是来自北京经开区信创园的企业,而且其上下游也来自这里。信创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规划,力争到2025年,信创园将引导百家企业、千款产品、万款应用加速融合适配,逐步聚焦资源、统一标准、打造路线,形成自主信息技术体系。

  本报特别报道组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